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鮮知啟示
點閱次數:2587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行天宮變革引反思
宗教改革在恩典中更新變化
作者 / 方嵐亭

2014年8月24日,每年都吸引超過600萬名觀光客與進香客造訪參拜的行天宮做出重大決策:「兩天後(8月26日),台北本宮、北投以及三峽分宮,廟內全部撤除香爐及供桌。」然而在行天宮宣布不燒香之後,非但沒有任何大廟跟進,名剎被問及感受不是語多保留、便是冷嘲熱諷。作家陳信聰明確指出:「現實情況是,神明與廟宇,都是靠信徒撐起來的,不燒香不燒金紙,得罪信徒,簡直就成了廟宇的自殺行為!」

行天宮在1968年就決定不燒金紙,可謂佛、道界之先驅。即便道不同不相為謀,此次不燒香的決定,廟方扛出已經去世44年的精神導師玄空師父開示:「來廟裡敬神,未準備香花鮮果沒關係,敬神的香有沒有買也不要緊,若一個人的心地善良,自然會散發出道德的馨香,這樣恩主公最喜歡。」

根據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最新研究,燃燒一枝香枝每分鐘約可排放500至700微克的細懸浮微粒(PM2.5)及0.4至0.5微克多環芳香烴(PAHs),也因此發現寺廟是住家社區空氣污染源之首。而行天宮地處的台北市環保局也指出,焚燒香枝紙錢所產生的懸浮微粒、一氧化碳、硫氧化物、多環芳香烴等多項空氣污染物,不僅會造成空氣品質惡化,也會刺激眼睛及呼吸系統,導致相關疾病惡化。其中細懸浮微粒會對人體造成急性刺激或慢性傷害,甚至具有致癌性,而長期暴露在揮發性有機物質中,更會增加罹癌風險。沒有了一年至少600萬信徒一人兩柱香的環境改造,背負著強大信徒心理、廟方經濟壓力的行天宮,為所有台灣基督徒上了一堂寶貴的宗教改革課程。

信仰不是只有在服務信徒,比服務更重要的是讓信徒的心靈更自由接近上主、讓信徒所行更敬天愛人。在人的一段積非成是、因循苟且甚或宗教神職人員操弄、扭曲後,宗教改革在瀕臨一個臨界點,應該就會產生。被一般人所熟悉的馬丁路德是如此,然而整個歷史都是如此,上推耶穌基督的時代、先知的時代,及至近代,我們都在日日領受上主恩典中更新變化,這都應該稱上是宗教改革。

陳信聰認為,行天宮之所以敢革命,是因為他不但夠勇敢,而且目標夠清楚!一年600萬人參拜的廟,還要再追求什麼?更多的信眾?更多的香油錢?還是信仰更核心的元素?行天宮建廟50多年,是北台灣知名廟宇,繼停燒紙錢之後,廟方更進一步為維護香客健康及環境品質率先收起香爐、停燒香枝,為祭祀文化立下一個新的里程碑。

台南市政府從2013年開始,規定廟會只能在陣仗進出廟時各放一串鞭炮,讓民政局長陳宗彥引起相當大的反彈、杯葛與恐嚇。台南南門長老教會會友身分的他表示,改革除了魄力,更來自於心中讓他無懼的信仰力量,他相信社會改革與宗教改革都是我們每天活在當下的看見。

適逢10月31日宗教改革紀念日之際,別讓宗教改革送進歷史的亂葬崗,它是實實在在也「時時再再」。本期《教會公報》要從教會禮拜儀式、觀念突破來定義宗教改革,如從教堂插花看儀式改革、委員會女性比例增加、天主教會的反省更新等,來探討這當中的難與易。也來思考先知以賽亞的宗教改革,正如以賽亞書中所說:「我實在討厭你們月初的祭禮和各種宗教節期;它們成了我的重擔,我不願再背負了。你們舉手禱告,我不聽;不管你們有多少禱告,我都不聽;因為你們雙手沾滿了血漬。你們要把自己洗乾淨,不要讓我再看見你們犯罪,要立刻停止一切罪行!你們要學習公道,伸張正義,幫助受壓迫的,保障孤兒,為寡婦辯護。」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70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