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鮮知啟示
點閱次數:125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與整個世界同在
從翻譯到普世參與
作者 / 林宛柔

筆者代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PCT)於2016年2月受派至普世改革宗教會聯盟(World Communion of Reformed Churches,簡稱WCRC)德國漢諾威總部擔任實習生。回顧第一次的普世經驗,是2007年在德國科隆體驗新教兩年一次的「教會日」。近10年對普世事工的投入,普世視角給我,面對世上的焦慮、衝擊、瘋狂時,一個沒有邊界的容器,容納亞洲女性青年平信徒體驗世界,這些身分所帶來的各種感受是一種實在的力量,即使知道自己的渺小,仍試圖描繪上帝在這世上的輪廓。

■語言翻譯與普世合一

2015年青年事工委員會(簡稱青委會)舉辦的翻譯工作坊,青年盧恩萱這樣分享:「在普世交流,翻譯,並非純粹的語言轉換,翻譯必須承接更多的包容……期盼對方也能一起面對我們國家的歷史與現實,更是希望彼此在翻譯的銜接中,能一同享受發言者所給予的驚奇以及生命的厚度。」普世場合中,翻譯是一項艱難任務,更是必要事工,翻譯必須承接更多的包容,而普世更是包容了翻譯這件事本身,我們認識的翻譯,不只是轉換語言,翻譯僅是觸摸了普世的一點衣角,從普世經驗中習得的翻譯,是跨越邊界,在人與人、人與受造物、人與上帝,更深的去處。

馬丁路德為了躲避教皇的追捕,於1521年5月至1522年3月間,化名逃到瓦特堡(Wartburg)。16世紀的教會禁止聖經翻譯,凡私自翻譯聖經者,將處以死刑,因當時的教會認為聖經翻譯具有宗教改革的色彩。馬丁路德反對只有教皇有最高聖經解釋權,他指出,聖經本身才是最高的權威,了解聖經的信徒也帶有對聖經詮釋的權威。因此在瓦特堡隱匿期間,馬丁路德將希臘文聖經翻譯成德文新約,使得閱讀聖經不再是教士的特權。面對當時教會的威脅與混亂腐敗,帶著靈性的黑暗與翻譯字句斟酌的困境,馬丁路德始終堅信上帝的拯救,陷入懷疑時,聖經就是他的幫助,在不斷的白天與黑夜交替中,他完成了新約聖經翻譯,也奠定了德語聖經的重要基礎。

吉爾格劭(Georg Rhau)是路德在教會音樂的夥伴,吉爾格劭於1538年出版的複音詩歌集中,路德在序言中提到音樂的力量及重要性:「音樂僅次於神的話語,音樂崇高的藝術性是世界上最大的寶藏。它能控制我們的思想,意念,心靈和精神……」「未經雕琢的音樂經由修訂、發展與淬鍊後,形成富於藝術性的音樂,最後可以在美好的音樂作品中驚奇地體驗上帝絕對和完美的智慧。」

路德致力把母語運用在教會音樂的敬拜中,他堅信透過使用母語來敬拜上帝,上帝的話語將不只是帶著理性思辨的文字,更可以透過音樂的感性來發揮上帝話語活潑的生命力,拓開接觸上帝的感知與表達的向度。

路德的人生是一個不斷推移邊界的容器,在尋求上帝的經驗中,試圖找到人與上帝的交界。翻譯是一個創造的舉動,一個字句的呈現,背後隱藏著巨大的人類歷史文化的匯聚。當譯者試著觸探字句下的冰山時,即使知道不可能有完全的翻譯,也試著將自身的處境貼近著他者的這座冰山,創造出讓聽者最靠近的字句。譯者的力量來自於自身的母體文化的認識,嘗試過與不同語言交流的人,都有著類似的喜悅,彷彿兩個不同方向的回音,慢慢地、冉冉地從遠處匯聚著,雙方在無法找出共通文字描述中擁有平行了解。音樂卻能表達出無可言喻的契合,在普世運動的場合中,音樂與翻譯,可說是促成合一的重要媒介。

■宣教與世俗化的歐洲

縱使在普世場合中英文為首要的溝通語言,但使用者之間仍因為處境差異,有著「代溝」。我在WCRC參與的第一場會議,聚集了歐洲各國的牧者、學者、青年與教會工作者共同討論「歐洲的世俗化處境」,目的在於研討如何回應世俗化的歐洲、人們尋找生命意義的方向、福音對世俗化社會的意義與在歐洲以外的世俗化社會的處境。

從抵達匈牙利機場開始,就發現我在這樣的場合成了「局外人」。參加會議的人從歐洲各地而來,這樣的焦慮其實不陌生,普世場合中常常得面對,夾帶著對不同腔調英語的摸索,告訴自己跨越的勇氣要超越、大過無可避免的不適才行,努力打開耳朵,仔細撿起故事的碎片、用邏輯拼湊起會議的內容。

會議一開頭,英國艾克斯特大學宗教社會學教授Grace Davie,帶大家以多角視野來認識歐洲社會結構與世俗化社會。歐洲社會根植於基督教價值建構,社會傳統依照著基督教節期,歐洲歷史也同時是部基督教史,因此歐洲教會往往與社會權力息息相關,宗教就是社會、就是政治。

在普世運動中,歐洲教會身為建構社會的基礎,更無法規避其一個群體在社會中的政治性地位。而歐洲教會的衰退,導致基督信仰的解構,使得教會機構失去權力核心的角色,更失去穩定社會的地位。猶然記得會議中一開始,大家討論世俗化的來源,提到一個現象:教會沒有回應社會、教會沒有回應人們提出的問題、我們的福音有回應人們的需要嗎?

這些疑問開啟了討論,為何教會無法成為回應社會議題的角色?世俗化(Secularization)描述現代社會發生的改變,從以宗教為價值核心與結構轉變為無信仰的世俗化結構社會。當社會價值觀改變時,教會要回應社會將變得相當困難。例如女性封牧在東正教的社會處境中,便是相當棘手的問題。當議題延伸至同志、宰殺動物與蔬食主義的發展、女性墮胎權以至如何定義人類一詞等思辨開始挑戰整個教會。由討論而產生的各種大字小字散落在我身旁,我卻感覺到我在他們的處境之外。直到一位羅馬尼亞籍的青年牧者與我聊天後,才稍微舒緩了我的挫折感。

他表示他能理解會議中出現的字詞,卻感覺不到這些字在對他說話,無法理解字詞背後構成的意義。即使是針對同一個詞,不同的人仍會有不同認知與解讀,彼此分享著這樣的焦慮也同時驚嘆著即使在歐洲,仍然有巨大的處境差異。

亞洲與歐洲的處境是往不同方向發展,亞洲的政治向來凌駕於宗教,全力排除宗教對政治的影響力。台灣教會從來就不是社會主體,作為信徒數僅占總人口3%的宗教機構,PCT得將自己「在地化」、「處境化」於社會之中,而過程裡,也同時會和歐洲教會正面對的「世俗化」問題重疊。

會議中分別由我、來自韓國的實習生與三位印度籍牧者作為亞洲代表,分享亞洲教會的經驗。基督教在過去挾西方文化霸權與殖民統治管道進入亞洲國家中,使當地住民流失自身傳統語言與文化,歷史種種導致今日浮現各項議題,在普世運動中,需要以公義為目標前提進行合一運動。在堅持公義的過程中,教會並不會失去作為社會中帶來盼望所帶出的影響力。

藉由歐洲經驗,亞洲教會將學習避免讓福音成為挾帶霸權的暴力形式,並與弱勢者同在,我們必須避免重蹈覆轍將宗教作為思想的工具,試圖將壓迫的思想嵌入政治權力分配,也需要體認宗教不可能真正地與政治場域切割。

X  X  X

歐洲教會面對失去權力核心的要角與失去影響力,要討論的不僅是教會如何回應世俗化社會、世俗化對教會的影響,更需要著手批判與正視宗教與政治互動之下所帶來各種形式的壓迫,並且達到改善社會正義:難民議題、經濟不公、全球南北的懸殊等並同時實際地針對社會問題回應做出公義的行動,盡力避免全球失衡的經濟制度。比起將基督信仰高舉,更應當珍視人類的普世價值,將「世俗化」作為與人們對話的機會,回應人們的需要並成為盼望的記號。

而我與這位羅馬尼亞籍的匈牙利青年牧者所分享彼此的處境、同為基督徒不同焦慮的來源。面對這場聚集眾多不同的處境的人們,我努力讓別人的處境進到心裡,也在嘗試的過程中,體認到合一的困難與複雜。

在德國即將邁入第四個月,心中的台灣與德國這兩塊土地之間仍有許多未知的邊界需要跨越。而我越來越覺得,只要渴望消融語言的邊界的人,都具有譯者的能力。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53期

圖片來源:http://www.crossmap.com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