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信仰與生活
點閱次數:115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作者 / 鄭仰恩
一年一度紀念基督降生的聖誕節期又來臨了,空氣中似乎開始洋溢著愛、和平、分享、歡樂的氣息!不過,在台灣社會的認知裡,聖誕節往往僅是寄賀卡、購物、送禮、吃大餐、狂歡的同義詞,更有許多孩童天真地誤以為它是聖誕老公公的生日。確實,若沒有經過信仰的反省和檢驗,宗教的表象或外在形式常常會讓人誤解或錯解信仰的本質。因此,基督教會必須是一個不斷追求真理的信仰團體!

以作為基督教信仰精髓的「愛」來說,它也帶有讓人迷惑不解的特質,正如聖誕節的精神常常被誤解一般。也因此,英國散文作家巴特勒(Samuel Butler)才會說:「我敢講上帝是愛,但愛又是多麼有害的魔鬼!」其實,當代思想家都同意,愛不但是多義(ambiguous)的,往往也是出自於「混合動機」。舉例來說,「愛」一詞的多義性清楚反映在台語的兩種表達方式:「我要(ài)」或是「我疼(thià?)」,前者指的是慾求或想望,後者則讓我們聯想到愛與付出、犧牲、疼痛的關係。

早在60年前,為了讓日本民眾能夠理解上帝的愛是一種「自我犧牲」的愛,日本神學家北森嘉藏(Kazoh Kitamori)就以幕府時期一位忠僕因受戰敗的主人之託攜兩家孩子逃亡,卻在危急處境中必須犧牲自己愛子以保全主人兒子的傳統民俗故事為素材,剖析耶穌的救贖就是「上帝的疼痛」(the pain of God)的故事,指明真實的愛必然帶來疼痛與犧牲!

在《四種愛》一書裡,英國基督教作家魯益斯(C.S. Lewis)不但詳細剖析聖經和希臘文化裡不同範疇的愛,包括謙卑平實的親情(storge)、對等互惠的友誼之愛(philia)、帶有欲求和渴望的情愛(eros)、滿富憐憫與慈悲的神愛(agape)等,他更深具見解地指出,愛是需要不斷轉化、提昇的,甚至必須從低層次的「需求之愛」去學習、體認高層次的「給予之愛」,在愛的學習過程中「至高與至低總是形影相隨」。不過,在這本書中,給人最深刻印象的,應該是他和奧古斯丁之間的一段對話。魯益斯指出,奧古斯丁在親身經歷到至交過世的哀傷情境中,提出「愛容易受傷害,所以不要愛太多!」的警語,並主張愛應以「不會逝去的事物」(即上帝)為對象。對此,魯益斯的回應卻是「讓我們勇敢冒險去愛,甚至願意領受心碎!」

這可以說是當代神學中最重要的轉折點,基督教的上帝觀從希臘斯多噶學派的「冷漠寡情」(apathy)轉變為以聖經觀點為主軸的「願意受傷」(vulnerable)模式,是「無情世界有情天」的最佳寫照。當我們閱讀《疼痛》一書,即長期關照痲瘋病患者的保羅班德醫師的自傳時,我們深深被他「痛的哲學」所挑戰,也因而更能體認「愛的真諦」。其實,這也正是德國神學家潘霍華的名言「唯有受苦的上帝才能幫助人」的精神所在。

在約翰福音的基督論裡,上帝的愛具體展現在耶穌的真情表露:「一個人為朋友犧牲自己的性命,人間的愛沒有比這更偉大的了!」(15.13)。在約翰壹書這本「愛的書信」裡,作者也寫出令人心靈昇華的告白:「上帝是愛;那有了愛在他的生命裡的人就是有上帝的生命... 有了愛就沒有恐懼;完全的愛驅除一切的恐懼。」(4.16b, 18a) 是的,在真實完全的愛裡沒有懼怕,更不應該有任何威權式的刑罰、控制、操縱或暴力!上帝的愛讓一切不完全的愛(私心?恐懼?)無所遁形,上帝的愛也讓所有的愛得到提昇!

(本文作者為台灣神學院老師)

文章來源:<台神院訊>第129期
圖片來源: http://www.crossmap.com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神學院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