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信仰與生活
點閱次數:1369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校園事工3-1
讓校園工作填補家庭破口
作者 / 採訪/蔡文雅

台南中會永樂教會傳道謝溫淑牧師娘是校園生命教育的推手,數十年如一日。幾年前,就讀國小孩子的老師突然罹患日本腦炎住院,臨時找不到替代的老師來教課,當時還在大甲教會服事的謝溫淑,被央請至學校代教了3天的課程,以解燃眉之急。而那3天,竟讓她發現自己對校園裡孩子的熱愛,一直對孩子們的需要念念不忘。

隔年,適逢謝溫淑老二也進到小學,因應教育部的政策,學校開放生命教育課程,讓志工媽媽有機會利用晨間或正式課程時間,進到學校進行多元的體驗課程。在教會是牧娘,在學校則被大家稱為「楊媽媽」,謝溫淑就這麼毅然決然地與另一位基督徒配搭,開始進入學校服事。過程中,她也去上生命教育的種子教師課程,預備要長期在這個領域裡耕耘。

謝溫淑當時使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編的「發現生命之美」教材,頗得到學校的好評,就這麼愈開愈多班,「到後來,只要臨近學校開學,就會打電話來問我:楊媽媽有沒有空,先來排課。」當時謝溫淑需要照顧媽媽,所以校方配合她,讓她優先選擇,「就給我一張空白的課程表,讓我填時段。而且一直都是正式課,而不是晨間故事,因為正式課,全班都上得到。」足見校方多麼重視她們的工作。

但另一方面,謝溫淑看到課程這麼受到歡迎,校園的需求這麼大,甚至有其他小學也希望開相關的課程,她思忖著單憑己力實在沒有辦法做得來,必須找更多幫手。於是那學期,謝溫淑開始徵求同工,從幼稚園一直找到國小附設幼稚園,又一個班、一個班20分鐘說明,跑了4個小學。當時謝溫淑央請彩虹愛家協會來培訓,但彩虹愛家要50個人才開班,「我們沒有那麼多人,就跟上帝要。除了鄰近的長老教會,也跨教派邀請,只要願意來,我們就接受,最後來了45個人。」

雖然有培訓,也有人前來受訓,但是真正要進駐學校,還有許多步驟及具體做法,譬如現場教學就面臨很多狀況,需要長時間按部就班練習、培力。「開始後第二年,我在教室前面講,十幾個媽媽在後面聽,我講一個月,這些媽媽聽一個月,接著就兩個、兩個出去,一個講、一個管秩序。只要一個地方的媽媽o k了,我就再去開另一個班,再去找另外一所學校。」

萬事起頭難,謝溫淑就這樣一個班、一個班示範,一個志工媽媽、一個志工媽媽演練,等到都上手了,再換下一班。雖然過程辛苦,謝溫淑因為熱情而忘記困難,只記得感恩的部分。譬如第一所學校本來是不開放她們進入的,但在校務會議上,有老師質疑既然慈濟可以,基督徒為什麼不行,而這名老師並不是基督徒,只是一個很用心的老師。又有老師本來只是隨班改作業,後來跟著孩子上課,覺得可以吸收不一樣的東西; 也有老師上完課後被吸引,想接觸基督信仰,「甚至有一個慈濟老師幫忙拍照片,幾乎全程記錄。」

教學成果不只是在課堂上看到,後來謝溫淑隨先生楊弘達牧師從台中搬到台南牧會,仍有學生與她通信聯絡,甚至有老師、學生到台南拜訪她。還有一位老師打電話給她,說孩子上了國中變壞了,請她幫忙,於是她跟孩子講,每個學期都會寫卡片給他。也有些孩子問老師楊媽媽去哪裡了,老師就給孩子南部的地址,讓他們聯繫上,彼此關心。

總而言之,謝溫淑盡量在各方面給予教導過的學校、老師及孩子幫助,也因此體認到生命教育事工影響之長遠。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66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