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教會人物誌
點閱次數:336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在長榮中學的林茂生
作者 / 鄭加泰
林茂生(左一)就讀第二高等學校時與巴克禮牧師合影

林茂生博士身為二二八事件的受害者,學術界與坊間從受害者的立場談其人其事,相關論述已為數不少。本文所要描繪的,不是他的整個生涯,而是在他的生命旅程中一段與長榮中學共事的短暫時光所留下的腳蹤,進而由此短暫時光中的事件窺視其人之一二。

◆關係的緣起
林茂生先生為台灣教會始創之時,一位與英國宣教師們一同篳路藍縷拓荒佈道的林燕臣牧師之長公子。1887年(即中學創立後兩年)10月30日生於府城。

因其父親受聘於中學教書,且擔任舍監,想必自幼對學校耳濡目染。到適學年齡時,進入中學,時值中學第二任校長費仁純先生掌校時代。林茂生先生資質聰慧,在校成績優異,以學生的身分,即擔任助教的工作,因此學生戲稱他為「半仙」,而且學校還給予伙食上的特別禮遇。這段短暫的中學時代,是林茂生先生與長榮中學繫緣的開始,同時也是成為往後影響他一生的一段重要時刻。誠如林茂生先生的長公子林宗義教授所言:「長榮中學,對家父而言,是他的母校,使他得到中西教育,人格鍛鍊的所在。家父在長榮中學得以確認自己一生的使命,竭力盡心奉獻於母校。」「家父始終認為:他在長榮中學所得到的,是如此寶貴,對他此後的人生路途,有如明燈帶領,給他糧食充饑,因此,在日本學成之後,他無論如何,都要回到母校,用感謝與分享的心情,從事教育,培養子弟。」「家父也認為,長榮中學是他最鍾愛的基地,他可以於此,和他的先輩、同志、晚輩的基督徒,一起協力,為我們所愛的台灣建設一個公義、民主、自由的國度,奮鬥不懈。」1從這些話可知,長榮中學的教育成為林茂生先生一生啟蒙的搖籃,以致他念念不忘,進而飲水思源,於學成之後回饋培育他的母校。

◆學成回台獻身基督教教育
1916年林茂生先生畢業於東京帝大文學部哲學科,成為台灣人獲得日本最高學府文學士的第一人。同年9月回台,加入母校教師陣容,志在獻身於台灣的基督教教育。當時長中萬榮華校長(Edward Band)特地聘他為「教頭」(教務主任)。直到1927年再度赴海外深造之前的這段時間,林茂生先生一直留在母校擔任「教頭」職務,輔佐萬榮華校長,教授世界歷史課程,又兼母校後援會會長。這段期間,林茂生先生對長榮中學有一件不可抹滅的貢獻,那就是為學校募集當時日本總督府規定私立學校需要十萬元的基金,為學校之早日立案一事鋪路。

◆「私校基金」始末
日治時代,為了執行其殖民統治,因而對教育之控制特別處心積慮。只要比較一下國民黨政府長久以來在台灣的教育政策,便可一目了然其統治本質。日本殖民政府為打擊私校的發展,便規定私立學校需要十萬元基金,才准予立案。日本政府出此政策,一方面看準私校籌措基金不易;另方面藉此迫使私校不能正式立案,導致好學生留不住,使學生流失、素質降低,影響私校正常營運。這項新規定,對整個學校及當時擔任長老教會中學理事長的林茂生先生而言,都是一項極大的挑戰。為了使學校在暴風雨中屹立不搖,林茂生先生毅然發起「私校基金募款」,全島四處奔波,從1924年5月起,以後援會名義發動募捐,到1926年5月止,整整花了兩年的時間完成募集十萬元的目標。

這項募款的意義,在於它是台灣人為建立私立學校出錢的第一次。林茂生先生在事後的募捐基金經過報告中提到:「一般而言,為教育事業奉獻鉅款,在日本內地,在對岸的中國,或在諸外國,都是常見的善事,絕不是稀有的例子。然而在台灣,對某特定團體的獻金之外,為教育事業一般民間有志自動捐款的實例,只有1915年的台中中學校的建校基金奉獻,以及本校這一項的籌募基金,這兩宗而已。而且,本校這一次的募捐,猶如台中中學校的先例,並不是只向少數的著名大戶人家募捐,幾乎是來自各地方、各階級的熱心人士。捐助者的數目多達七百人以上,而且捐款以每人平均一百三十元為限。所謂富人的萬燈不如貧者之一燈,由此可證,多數的民眾對私立學校教育是多麼地理解,並熱心支持,而對本校之期望是何等之大。這是學校的光榮,同時更加體會本校的使命任重道遠。」2

林茂生先生的先前憂心,以及事成後的欣悅,可從其兒子林宗義教授的回憶中探知一二:「這項『欲去長榮而後快』的新規定,給長榮中學帶來極大的困擾,如不能正式立案,畢業證書就不被認可,畢業生自然就不能繼續升學到高等學校,於是,好學生不再投考長榮,在校生又會相繼離去,轉學去公立學校或日本本土的學校就讀。學生的大量流失,與學生素質的明顯低落,使家父憂心忡忡。」「那時候,我年紀還小,但是我永遠記得,家父自外歸來說:『十萬元的目標達成了!』臉上的歡喜,感激的神情,我永遠記得。」3

◆熱愛母校、鄉土的詩人
林茂生先生是一位教育家,也是一位哲學家,更是一位詩人。礙於篇幅,無法一一介紹,只從他所寫兩首詩略窺其熱愛母校、鄉土之情懷。1917年,台灣總督府民政長官下村宏於5月間順視察台灣南部之便,訪問長榮中學。巡視後手植一棵榕樹,並在禮堂向學生講話。他激賞學校之辦學,在盛情之下隨興作了一首詩,以示敬意:

松かめろず 櫻にめろず なでしこの
缽まいろやる 君が小窗に

意即「雖不是松,也不是櫻,但小盆景物輕意重,擺在小窗邊觀賞矣!」
當場的林茂生先生隨即回應一首詩,以示應對:

小窗より 桃や李や 咲く色を
眺むるめはれ 知る人ぞ知る

意即「從小窗遠眺,桃李盛開,美不勝收,賞花眺望之雅興,自知在人心。」4

下村宏民政長官的詩,自當詩中有意。他以「小盆景」隱喻長榮,而在與「松」、「櫻」(隱喻大學校、好學校)相比,似乎矮了一截。在說者有心,聽者會意下,林茂生先生的回應詩,叫人感受其才氣與叡智:「小盆景雖小,但從小窗遠眺,卻是桃李滿天下。」林茂生先生的愛校之情,洋溢在詩詞的字裡行間。

1939年,十九歲的青年林宗義要離開台灣、負笈日本求學之時,林茂生先生寫了一首詩送給自己的兒子,這首詩說道:

「桃園在何許?西峰最深處。不用問漁人,沿溪踏花去。」5

這首詩不只洋溢他對兒子的期待,同時也表露他自己對鄉土的憧憬。1926年11月,當林茂生先生取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之後,哥大因其成績優異,致贈他一支金鑰匙,而且有意挽留他留校任教。但他婉謝說:「想到台灣家鄉的一群羔羊,我實在非回去不可。」林茂生先生以「台灣需要我」之心,回到他鄉土以及培育他的母校,以致後來在二二八事件中犧牲、慘死。想到這事,不禁令人憶起德國神學院家潘霍華(Dietrich Bonhoeffer)的際遇,他也原本有機會留在美國,可是他毅然放棄,他說:「假如現在我不跟我的同胞一起分擔當前的試煉,將來我便沒有資格與他們一起重建復原後德國的基督徒生活。」我想林茂生先生與潘霍華先生兩人的心路歷程是一樣的,都是熱愛鄉土的憂國憂民之士。

◆「神社參拜事件」風波
隨著日本軍國主義的高漲,日本軍閥侵略和控制殖民地的氣燄日益顯露,長榮中學處在這危機的潮流中,受到挑戰與衝擊自當無例外。日本殖民政府為更牢固宰制殖民地,乃制定一種殖民地神社參拜的法令,規定殖民地的機關、團體、學校、人民也要跟日本內地一樣參拜神社,以示對日本政府的忠貞。由於長榮中學是一所教會學校,此法令對教會學校的挑戰與衝擊,格外引人注目且關係複雜。

1920年代至1930年初期,日本政府執行參拜神社之態度尚寬,學校未帶隊往神社參拜。這段期間的每年10月28日,從只在校內做祈禱式,進而舉行校內遙拜儀式或禮拜式。1930年起,改為全校師生集合禮堂舉行禮拜式。1931年的這一天,教職員全體集合舉行遙拜式。1932年起,情況有了大轉變,這一年日本發動「滿州事變」(中國稱「九一八事變」),事後日本政府加緊控制殖民地,採「神社參拜」儀式,欲迫使殖民地人民臣服於大軍國主義的淫威下。因此,通令全台灣人民必須參拜神社。

面對此一棘手問題,當初英國教士會的反應是這樣的,根據長老教會通訊(1931年4月)刊出消息說:「在日人統治下之基督徒是否也要參加神社參拜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我們。台南教士會已決定不許中學生參拜神社。這樣做可能不利於本校向政府申請的『認定』案。但,即使為此緣故『認定』之申請案被拒後,中學仍舊可以發揮基督教學校之功能。」6

當時「參拜神社」可說是日本政府的既定政策,對學校的要求又成為申請立案的必要條件之一。學校是堅持創校精神,不加以妥協,因而可能導致廢校一途呢;還是識實務加以妥協。想必在當時兩造意見均有支持者。林茂生先生就是堅持不妥協的典型,根據林宗義教授的記憶是這樣的:「家父基於基督徒教育家的立場,斷然反對長榮中學師生參拜神社。但是校方懾於殖民政府的威勢,以及校方的生存問題,批奉命遵行。家父為此堅辭理事長,以表悲憤抗議。」「當年(指1934年)10月28日,長榮師生赴神社參拜時,我印象最深刻,家父一直哀傷落淚不止。」7

我們看到,當初英國教士會持反對立場,但後來情勢演變成為顧及學校的生存,而做出妥協的辦法。此一兩難問題的確困擾校方。林茂生先生的不妥協立場,表現出作為台灣人和基督徒的骨氣;而學校的折衷態度,雖然不為不妥協者苟同,但學校得以暫時平息風波。孰是孰非?也許它不是是非題!這的確見人見智!

◆「長榮學園」的遠景
林宗義教授在回憶中提到:「家父常說:『台灣終於光復了,以前做不到的事,現在總算可以開始做了。』他期盼有一所基督教大學的設立,為長榮中學、長榮女中、台南神學院學生的深造鋪路。他甚至還為這所基督教大學取好名字,叫做『東寧大學』。」「他理想中的建校藍圖,是從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的一貫教育,在人格關心的基礎上,使德育與智育均衡發展。為此,家父還列舉幾所他心目中的理想學園做參考指標。比方說是日本的羽仁元子經營的自由學園、美國的歐柏林(Oberline)學園等等。」8

時過境遷,隨著走出二二八事件陰影的局勢,長榮中學於1991年3月23日上午七點半的晨禱中,為這位長中傑出校友暨功勞者林茂生博士舉行追思禮拜,緬懷他與長榮中學過去一段的關係與貢獻。

四十多年後,經過許多人的努力,「長榮學園」的異象已不再是夢想,隨著「長榮管理學院」之成立(1993年秋招生),「長榮幼稚園」已在快馬加鞭興建中(1994年秋招生),加上現有的高中部與初中部,一幅「長榮學園」的一貫制教育藍圖將逐漸實現中。願主祝福這所因他的名所創立的學校,以及整個「長榮學園」的未來。

〈註〉

  1. 林宗義,〈林茂生博士與長榮中學〉,《母校長中》,84期,1991年6月,台南:長榮中學,60頁。
  2. 張厚基編,《長榮中學百年史》,台南:長榮中學,60頁。
  3. 同註1,60-61頁。
  4. 《林茂生博士紀念專輯》,台南:長榮中學,1991年7月,8頁。
  5. A Lin Odyssey,Marnie Copland,Parac Lete Press,pp.34-35、39,1982年夏天,林宗義教授在加拿大溫哥華家中,向本書作者Marnie Copland夫婦展示這卷他視如珍寶的一幅書法。林教授當眾以母語唸出這幅他父親於四十多年前寫給他的勗勉詩。
  6. 同註2,164頁。
  7. 同註1,61頁。
  8. 同註1,61頁。

林茂生博士小檔案
1887年10月30日 出生於台南府城
1916年 東京帝大文學部哲學科畢業
1916年9月 回台,至長榮中學執教
1926年11月 取得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1947年 二二八事件中,不幸受難

文章出處:<新使者雜誌>第24期
圖片來源:台灣教會人物檔案(人光出版社)


資料提供單位:新使者雜誌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