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教會人物誌
點閱次數:311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雖然死了,仍舊說話─胡文池牧師
作者 / 張德謙

那麼,信心是什麼呢?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古人能夠贏得上帝的贊許就是由於他們相信上帝。由於信心,我們知道宇宙是藉著上帝的話造成的;這樣,那看得見的是從那看不見的造出來的。由於信心,亞伯比該隱獻了更好的祭物給上帝。他藉著信心,贏得上帝的讚許,被稱為義人,因為上帝親自悅納他的禮物。他雖然死了,仍舊藉著這信心說話。    ——希伯來書11章1~4節

1947年孫雅各牧師請一位年輕牧師到他家中,在桌上攤開台灣地圖說:「布農這地區,沒人去,你去吧!」就這樣,這位37歲、已在平地教會牧會13年的年輕牧師「順服」地接受呼召,離開大甲教會,前往上帝藉著孫牧師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他當時帶著29歲的牧師娘和5個分別為10歲、9歲、6歲、4歲、2歲的幼兒,歷經火車、漁船、大卡車、走3天路,跋山涉水僕僕風塵地到了關山;這位年輕人就是胡文池牧師,他因著「信」,開啟了布農的宣教史。

■台灣布農的信心之父與宣教先鋒
信心是什麼?聖經清楚的定義:「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希伯來書11章1節)「把握」是指非常確定。在生活事務中,甲、乙雙方在契約書上簽名,以表明確定有此事。然而胡牧師在接受呼召時,完全不懂布農族的語言與文化,又如何有把握能向他們傳福音呢?

首先,他相信「上帝必與他同行」,這樣的信使他盼望將來、肯定現在。猶如亞伯拉罕,離開本國時並不知道要到哪裡,但他「因著信,蒙召的時候就遵命出去,往將來要得為業的地方去。」(希伯來書11章8節)他順服上帝的呼召,去上帝應許要賜給他的地方。因此,亞伯拉罕「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希伯來書11章2節)世世代代褒揚他,稱他為信心之父。

胡文池牧師因著「信」,離開熟悉的平地牧會,來到陌生的布農部落,穿過羊腸小徑步行7、8小時只為將福音傳進部落。正如加爾文所肯定的:「這是少見的信心操練,離開手中能夠掌握的事物,去尋求在遠處而自己無法知曉的東西。」這就是寶貴的信仰,信讓我們超越一切看得見的阻礙與環境。首先,胡牧師用日本話向族人傳講福音,然後和族人學習布農語,教族人羅馬字、五線譜、聖歌等等;更在孫雅各牧師的幫忙下,前往美國學習1年的語言學,回來後隨即進行翻譯工作,1972年完成了孫雅各牧師的重託《布農新約聖經》。胡牧師曾見證說:「我未曾頭痛,是因上帝要我完成聖經翻譯艱難的工作。」

胡牧師篳路藍縷,以啟山林,這宣教旅程絕不是一條易路,但卻充滿感恩與聖靈的帶領;他是我們台灣布農的「信心之父」與宣教先鋒,如今,他雖已蒙主恩召,仍以這信,跟我們每個人說話。

■信心帶來神蹟
常聽兄姊說:「我實在不會說話,不知道怎麼向人傳福音?」若是這樣,胡牧師是我們的學習典範;他無論有多麼忙碌,每晚必以禱告來到上帝面前尋求主,他相信「所有的宣教行動在於聖靈引領」;他更相信「上帝的話必帶來宣教的果效」。「我們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上帝的話造成的。」(希伯來書11章3節)雖然我們沒看到整個浩瀚宇宙是怎麼形成的,但我們都相信是上帝的「話」創造宇宙。所以胡牧師用一句簡單的話向布農族人傳福音:「有一位很偉大的上帝,祂創造萬物,也管理萬物。」就這樣他們神蹟式的就信了。

當越來越多人相信創始成終的上帝時,「信的人必有神蹟隨著他們。」(馬可福音16章17節)胡牧師在東部地區舉辦講習會、訓練宣道師;很奇妙地,聖靈呼召許多基督徒加入宣教行動,胡牧師分派他們往布農部落佈道、開拓,使得10年內就設立50所布農族教會,信徒約9000人,其中經胡牧師親手洗禮的就超過500人。到了1969年時,布農族教會已增加到61間,信徒1萬2000人以上,各村莊都有教會,而基督徒佔當時布農人口總數的一半以上。

■得上帝喜悅的事奉
這宣教神蹟並非是人的智慧所能成就,而是「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羅馬書1章16節)「信」是基督教的信仰內涵,更是信仰的核心價值,「對上帝有信」使我們與上帝有和好的關係,被上帝稱為義人,更能找到自己的存在價值與目的。胡牧師因著信,獻上自己當作活祭,把自己的主權交給上帝,為上帝而活,這「是聖潔的,是上帝所喜悅」的事奉。

上帝喜悅人獻祭時的態度,就猶如亞伯和該隱的獻祭,該隱是務農的,所以他拿地裡的出產作為供物獻給上帝;而亞伯是牧羊的,但他不止是獻上羊而已,而是先為上帝築一座祭壇,「將他羊群中頭生的和羊的脂油獻上」(創世記4章4節),亞伯侍立在上帝面前,等待脂油燃燒所散發出的馨香之氣,全心全意地事奉上帝。所以「耶和華看中亞伯和他的供物,看不中該隱和他的供物」(創世記4章4~5節)希伯來書作者更清楚肯定的說:「亞伯因著信,獻祭與上帝,比該隱所獻的更美,因此便得了稱義的見證,就是上帝指他禮物作的見證。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希伯來書11章4節)

亞伯的信是最好的見證,他的事奉生命與態度深得上帝的喜悅,甚至到今天,仍對你我說話,提醒我們「人非有信,就不能得上帝的喜悅。」(希伯來書11章6節)我們每個人都跟亞伯和該隱一樣,都想獻祭給上帝,都想事奉上帝,但聖經告訴我們,蒙悅納、得上帝喜悅的唯一路徑就是「信」,肯定現在、盼望將來,敬畏上帝並以屬靈的眼光在生活中回應上帝的呼召。

■生命喚醒生命的宣教典範
「信」,是一種生活態度,也展現在愛上帝與愛人的關係中。胡牧師20多年在肺結核療養院與原住民病患在一起,每天必上山為他們禱告,分擔愁煩,20年如1日,從來沒有因為害怕受感染而戴上口罩;胡牧師對肺結核病人如此堅信的愛,這聖潔的事奉,深得上帝的喜悅。他在年老時甚至感謝上帝:「現在我才知道我身體瘦、腳很長,是上帝要我在山上奔跑、傳福音。」這種愛上帝、愛人如己、順服委身、不住感恩的生命,雖然死了,仍舊向我們說話。

1986年日本出版的《基督教名人大辭典》,其中刊登胡文池牧師為2000年來全世界基督教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物,是台灣37位獲選者之1,他的生命不只得到台灣人的肯定,更得全世界的讚揚。「美好的仗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已經守住了。」(提摩太後書4章7節)胡牧師用盡生命力量,忠心地跑完101歲當跑的路程,為傳福音目標而奮鬥,相信他已得到來自天上所賞賜的冠冕。

台灣布農信心之父胡文池牧師雖然死了,但他仍向我們說話,再過5年就是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150週年,全台眾教會加強火力推動「一領一‧新倍加」宣教運動,我們是否已在上帝面前立約,5年內至少帶領1個人認識主,受洗成為基督徒,到2015年宣教150週年時,成為馨香之祭獻給上帝。感謝上帝賜給我們胡文池牧師,布農教會因胡牧師而點燃福音的火,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也要因胡牧師而喚醒更多的宣教熱情與責任,引爆一波宣教神蹟。

(作者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

文章及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社>第3059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