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教會人物誌
點閱次數:5836
字級調整:
為何基督徒需要信仰告白?
作者 / Carl R. Trueman

◎譯:吳溥芳

基督教世界並非分為「擁有信經(creeds)和信仰告白(confessions)」,與「只擁有聖經」的人。而是分為「寫下信經和信仰告白並公開接受監督和指正」,以及「擁有信經和信仰告白卻不寫下來」的人。原因很簡單:每個教會(每個基督徒)都相信聖經具有某種含意,不管教會是否寫下他們相信的,他們相信聖經所表示的含意其實就是信經和信仰告白。

當然,主張只要基督不要信經、只要聖經不要書本的人,通常是試圖保護一個信念──聖經為基督教信仰和實踐的最高權威。他們會憂心不合聖經的傳統或觀念影響教會信仰,然而,正因考慮到他們的好意,我相信保護聖經的獨特地位最有效的方式,正是透過思慮周詳的教會組織產生明確的認信文件。

事實上,有點諷刺的是,不以書面形式表達信仰告白的人,正處於高舉他們的傳統過於聖經的危機,因為他們的傳統因此可以免於聖經的控制。如果有個教會以一份文件明載時代論的末世論,那麼我們就知道這類教會在末世問題上有所堅持,而且我們可以和庇哩亞人一樣,透過聖經檢驗這個立場以辨別這道。一個只告訴你它的末世立場與聖經教導相同的教會,似乎是把一切都告訴你了,但實際上是什麼也沒告訴你。

連結於一個合乎聖經教會體制的信經和信仰告白,是維持一個健康的新約教會生活最重要的部分。為什麼每間教會應當擁有信經和信仰告白?有7個理由。

1.信仰告白限定教會權柄

人們總是懷疑文字是操控權力鬥爭的一部分,特別在用文字主張真理的時代,認為信仰告白限定教會權柄似乎是違反常理的。然而,仔細再想便可明白,信仰告白正是發揮了這個作用,因為教會裡的長執只能對信仰告白涉及的規範擁有權柄。如果有人在教會宣稱三位一體是瞎扯,或犯了姦淫,長老就有介入的權柄和義務,因為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涵蓋了這2個議題。但若有人希望在教會穿淺黃色西裝,或成為素食者,長老就無權介入。他們可能對何謂合適服裝持有個人看法,或納悶怎麼有人能不靠漢堡過日子,但這些不是教會該管的事。事實上,明確規範教會權柄的公開聲明,及行使這項權柄的透明流程,適足以阻止教會成為異端。

2.信仰告白提供簡潔的信仰摘要

如果你的書架或口袋有一份韋斯敏斯德信仰告白,每一頁的神學力量勝過聖經以外的任何事物。神學書籍往往看起來龐大而令人生畏,很少人有時間去閱讀。然而,這份小要理問答可以裝在口袋裡,利用幾分鐘就可以閱讀,而且很容易背誦。這是一種容易消化的完整神學課程。當然,也有一些書籍有類似的功能,但這些書是這麼有效率又容易消化的形式嗎?具有良好信仰告白和要理問答的教會,就擁有一個能將真理灌輸給會眾的現成教學工具。

舉例來說,引述1909年B. B.華腓德的話:「什麼是『小要理問答不可磨滅的印記』?以下是一位美國軍官的親身經歷。軍官當時在西部一個大城市,城裡因為暴動而瀰漫著緊張氣氛,街上到處是危險的群眾。有一天,他看到一個神色從容淡定、充滿自信神采的人朝他走來,在充斥喧鬧聲的環境中特別吸引他的注意力,以致於當兩人擦肩而過後,他又轉過頭來看那人,然後發現那人也正轉身看他。那人看到軍官有同樣的反應,立即走回頭到軍官面前,指著他的胸膛開門見山問:『人的最終目的是什麼?』『人的最終目的是榮耀上帝,並永遠以祂為樂。』那人聽了便說:『啊!我看你那個樣子就是上過小要理問答的孩子!』軍官說:『這樣?那正是我想說的呢!』」

華腓德對這個故事簡要後記:「作一個學習小要理問答的男孩是值得的,他們會成長為男人,更棒的是,他們非常可能成為屬神的人。」當然原因就在於,小要理問答是關於神全部計畫精妙的聲明。

3.信仰告白讓執事和會眾有適當區分

改革宗裡有些辯論,作為會友究竟需要多少教義知識?我相信羅馬書10章指出,這個門檻應該低一點。一個基本的信仰告白,加上一顆謙卑受教的心就夠了。即使有人不同意低門檻,但所有人應該都同意,執事和新會友所需的知識程度是有區別的。基督徒的生活不應原地踏步,教義知識的成長是成熟的面向之一,而教會的認信文件提供了一種路線圖或預期的架構,為這樣的成長帶來實質和格局。沒有信仰告白的教會,或只有一點點教義聲明的教會,難以在人面前展現任何成熟基督教神學具有的符合聖經的宏大異象。

4.信仰告白突顯何為重要事物

或許有人會消極申明:若非藉由信仰告白,很難主張什麼是真正重要的。這就是為什麼信仰告白應當詳盡一點的原因之一。舉例來說,如果一個教會的信仰告白有10個要點,那麼長老可能面臨的難題是,他們要如何說服會眾第11個信仰告白也很重要。如果信仰告白沒有主張,那麼教會就在功能上,對這個問題允許良心自由。譬如說,如果這個聲明沒有提及洗禮,因此一職位容許由受過幼兒洗禮的人擔任,或須經成人洗禮才可接掌,實務上就無關緊要。這種情況也發生在任何教義上──信徒永蒙保守、成聖、末世論:如果這些教義沒有被提及,這個教會在這些教義上就沒有正式的立場,而這些教義會被貶為次要的問題。

回到前一點:新會友不一定要在加入教會當下,就知道什麼事重要。一個好的、詳盡的信仰告白,不只為教會提供一張美好的教學地圖,也提供一個良好資源,可用以教導會眾真正重要的事情與其重要的原因。

5.信仰告白相對化現代,使我們連結過去

基督徒並非每個主日被重塑一次,我們都處在同屬基督的弟兄姊妹所立好的根基上,然而我們經常被引誘去活得好像並非如此,因為我們的時代充滿更多強大的反歷史力量。無論是廣告訴諸下一次消費會帶來幸福,或科學承諾將帶來突破性的便捷生活,我們周圍的一切都指向未來,彷彿未來最重要,遠勝於過去。

相比之下,基督教是一個深植於歷史的宗教。基督教藉著神在基督裡達到最高峰的歷史行動而形成,並透過神的教會於歷世歷代忠實表達和堅守信息而傳給我們。這是極度反主流文化的,也是我們需要被不斷提醒的事。諷刺的是,那些宣稱不需信經只要聖經的人,恰恰反映了我們的時代精神,一種反歷史的必勝心態。信經和信仰告白有意地將我們連結於過去,認同歷代教會,因此從大局看,也是把我們自己的重要性相對化。在崇拜中背誦古老信經的慣例是一個實踐的例子,肯定歷史信仰告白準則是另一個例子,就如教會的執事以此委身,以及教會為會友制定教學目標的內容。

6.信仰告白反映了我們崇拜的實質

我在教古代教會課程時,常強調早期三位一體的動力和基督論的辯論是「頌榮的」(doxological),且與基督教崇拜密不可分。簡單來說,早期教會崇拜所呼籲的「基督是主」,以及聖父、聖子和聖靈在受洗中的同時出現,是指向一個深厚神學的基礎,最終於《尼西亞信經》和《迦克墩信經》結出果子。教會的信仰告白傳統,是始於對崇拜行為意義之反思。2000年來,教會崇拜的基本觀念都沒有改變──亦即耶穌是主的宣告,以及救恩是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神的行動宣告──我們的信仰告白闡明了這些要點的內容。

我們不應認為信仰告白和其包含的教義,會與充滿活力的崇拜對立。當然擁有信仰告白並不等同也不能保證充滿活力的崇拜,就像法典不能保證有文明社會。然而信仰告白是充滿活力和深度崇拜的先決條件,信仰告白使我們了解身為基督徒所做所為的意義。這個功能未來幾年可能更為重要,因其他牴觸基督教的宗教,特別是其中部分宗教也和我們使用同一種聖經詞彙,所以不只要了解使用什麼文字,也要了解那些字的真正意思。友善的摩門教鄰居可能也同意耶穌是主,甚至唱一些相同的詩歌,因此當教會說「耶穌是主」時,或以聖父、聖子與聖靈之名洗禮時,你必須知道這到底代表什麼,良好的信仰告白比其他東西更能讓你明白。

7.信仰告白滿足保羅的後使徒教會計畫

正如保羅從監獄寫給門徒提摩太的信,他的心思都集中於:一旦他和其他使徒離世,教會該如何管理。他的答案分為兩部分:一個交由平凡忠心的人們管理的教會治理結構,及一個可靠的文字形式,兩者都是必要的。若無結構,教會就沒有領導;若無可靠的文字形式,教會就會離開神學支柱而陷入漂泊,失去與過去和現今其他教會的連結。為維持使徒的連續性和現今基督徒之間的合一性,一個可靠的文字形式──信仰告白──是很重要的。這也是我們當今認信文件所做的事:使我們與過去、現今忠心的基督徒緊密相連。

「不要信經只要基督,不要書本只要聖經!」的呼聲看似虔誠,但我們不以成為認信信仰告白的基督徒為恥,因為信仰告白使我們能維持聖經的重點。當我們為非認信的弟兄姊妹展現更好的方法,來保存對所有基督徒都充滿價值的東西時,我們當為此獻上感謝。

(作者為美國信正長老會牧師,於費城西敏神學院教導教會歷史。Reprinted from New Horizons, February 2013. Used with permission.)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188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