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姐妹開步走
點閱次數:139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你拜對了嗎?
也談公益廣告微電影《拜耶穌的阿嬤》
作者 / 袁安隅

由於弟弟的本職學能是視覺傳達,所以我們兄弟有時閒話家常的主題就是對電影、影集、廣告品頭論足,討論的範圍從呈現的效果、運用的元素到較深層的傳遞信息、邏輯、觀念等無所不包,因此我雖然非本科系,卻也對於相關概念有點基本的認知,能作為討論的基礎。

■一部好的廣告

前些日子在另一次討論的過程中,提到台灣這幾年有好些廣告,確實是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有些讓人不禁莞爾,有些令人眼眶溼潤,皆體現了台灣廣告企劃從業人員的用心與創意,這些都值得肯定,對於文化的形成與提升,也有著正面的意義。

譬如說之前廣受肯定的公益微電影《拜耶穌的阿嬤》,就呈現了編劇的細膩觀察,一些因巧合所鬧出的笑話,也不會流於低俗,反而叫人有親切、溫馨的感覺。劇中樸實的老人家純樸而詼諧的表現,也很容易引起觀眾共鳴,因為身邊好些可愛的老人家確實如此。而且影片背後隱含的隔代教養、城鄉發展落差、教育資源分配等現象,確實也是台灣社會現在面對的嚴肅課題。這部根據真實案例改編的微電影雖然是廣告,但雅俗共賞、引人共鳴,以幽默的氛圍表現嚴肅議題,反見其張力,確實是公益廣告少見的佳作,值得給予正面評價。

■一個好的案例

然而,這部微電影不只可以從廣告的角度探討,也可以從基督信仰的角度思想,畢竟這是基督教機構提供的案例,其中也大量運用基督教的元素。

雖然導演曾表示:「因戲劇張力需求,加入一些詼諧對白與情境,故不宜以是否合乎基督教信仰視之。」我同意,從戲劇的觀點而言或許可以理解,但是身為基督徒,我想我們還是需要深知我們所信的究竟是什麼?如此我們才能分辨釐清,哪些部分是可以一笑置之,哪些部分又是必須嚴肅看待的。

況且,如果這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則劇中情形少說也有七、八成反映了真實狀況,我也確實在影片中看到一些人的身影,所以更有深究的價值。

■神壇上的耶穌

在詼諧效果之餘,最令人感到難以置信的,莫過於放在神壇上的耶穌像。這明顯涉及三個問題,一個是將耶穌與傳統信仰的神佛同列;再者,基督徒的敬拜,是否需要對著耶穌的雕像?最後,我們是否可以使用我們自認為敬虔的方式,度我們在世寄居的日子?

仔細想想,前兩者不就剛好干犯了十誡的頭兩誡嗎?第三者也有違聖經的啟示,無論是神藉摩西表明應當以山上的樣式作為禮拜的方式(出埃及記25章40節)、其後對以色列人禁止以迦南人的方式敬拜(申命記18章9節),又或者是耶穌對撒瑪利亞婦人所言應當按著天父所要的心靈和誠實敬拜(約翰福音4章24節),我們都認識到敬拜並非隨我們私意、所愛,乃是以神的要求為基礎。由此,我們必須遺憾地說,影片中的老人家心意固然單純,卻是在錯誤的認識中,做出了錯誤的敬拜、信仰行動。

■電線桿的啟示

若真要說問題的癥結,我想表層的問題在於老人家對基督信仰的認識,來自電線桿上張貼的福音單張。不幸的是,影片中這讓人捧腹的福音單張,因某些狀況而失去本意。總之,這位單純而敬虔的阿嬤,對基督耶穌的認識非來自聖經上的啟示,以致於她接下來的禮拜、服事、奉獻也顯出偏差。

是的,我們同意知識叫人自高自大(哥林多前書8章1節),我們應當謹而慎之,求主保守,但同時,沒有知識,熱心也可能帶來毀壞而不是建造,敬虔也可能帶來羞辱而不是榮耀(羅馬書10章2節)。

如果基督徒的信仰不在唯獨以聖經為權威的根基上,那麼這位老太太對電線桿上的啟示照單全收,則無疑是我們的寫照。我們不難想像,當社會共同承認的道德成為講台的教訓,人性對美好事務的追求成為信徒奉行的圭臬,而趨吉避凶的本能更成為我們的行動準則,如此,我們如何歸正呢?我們如何學義呢?我們如何得屬天的利益,得以完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提摩太後書3章16~17節)?如果我們不以聖經、神的啟示為獨一的權威,那麼我們必定以別的事物、價值、思想取代之。

我相信一定會有人替老阿嬤說項,老阿嬤沒有機會接觸聖經呀、讀不懂聖經云云。是的,我同意這種狀況是可能的,教會本就有各式各樣的人,因為基督來,拯救、呼召的是罪人,而罪人並無智愚之分,亦無貧富之別,因此我們不能、也不宜以同一標準看待、要求每個肢體。所以使徒在論及教會時,一面以肢體功用不同呈現多元,一面卻又指出主為了使教會建造、成長,賜下了夠用的恩典、興起各樣的器皿,使之在真道上同歸於一、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以弗所書4章11~13節)。他們也當謹慎教導所託付的(雅各書3章1節),也當查考查聖,慎思明辨所聽見的是與不是(使徒行傳17章11節、哥林多前書14章29節)。

■有果效的信仰

這部公益廣告中有哪些是屬於導演、編劇的創意,有哪些是根據實際案例,我們無法釐清。不過在我來看,這位老人家向著耶穌的禮拜,本質上仍是台灣傳統信仰。因為她求的是世上的好處,哪一尊神佛靈驗,就可以在她的供桌上有一席之地,哪一尊神佛不庇蔭,想必落難神廟將是歸宿。

但這並不是聖經啟示的信仰,聖經明講基督徒身上的記號是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隨基督(路加福音9章23節),世界會逼迫、恨惡不屬於祂的人,正如世界待基督一樣(約翰福音15章18~20節)。多處聖經也指出我們當跟隨基督赴營外受苦(希伯來書13章11~14節),以基督受苦的心志為兵器斷絕罪惡(彼得前書4章1節);這些,不都明示聖經不但未曾應允家道豐富,相反地更坦言屬神的人難免面對苦難交加,如同那些世界不配有的人所經歷的?

■餘空殼的福音

我們真誠地為這位老人家的孩子得到照顧感到高興,這確實是這個家庭顯而易見的需求,但是,我們還是要問:這是基督的福音嗎?基督的福音,是使人到教會、改善生活水平、提升個人素養、乃至於維繫社會公義嗎?這或許是福音的好處之一,但不是福音的本身,我們在強調應當往普天下傳福音的同時,是否應當先在聖經中尋求、認識什麼是基督耶穌的福音?而非只餘福音之名,內容各自表述。

福音本是神的大能,為要救一切相信的人(羅馬書1章16節);神所設立耶穌基督的福音,使公義的神與罪人和好,藉著耶穌的血,贖出罪債滿身的我們,那我們無法成就的聖潔律法的義,正在福音上顯明,使我們與主同釘十架,同死同活(羅馬書6章8節)。關於福音,我們還有太多無法細說,但我們可以清晰地說,耶穌基督的福音,不是為要勸人為善,乃是為要拯救在罪惡、黑暗、死亡中絕望的人,福音不是所有宗教中的一個「較好的」選擇,乃是罪人唯一得以因信稱義的盼望。

我相信一定會有人說我太嚴肅,看部廣告也這麼講究;是的,從廣告的角度,我由衷地欣賞這部微電影,但從信仰的觀點,我對這部微電影所陳述的事件感到沉重。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334期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