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鄉土關懷
點閱次數:113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讓社會運動成為社會的進步力量
作者 / 管中祥

反服貿團體佔領立法院的行動開創了台灣社會運動的新風貌,不但是前所未有的策略,也給執政者帶來不少壓力。不過,行政院的佔領行動及警方的鎮壓舉措,卻讓許多人感到不安,除了擔心群眾的安危,譴責警察鎮暴,也有人批評行為違法、過激,憂慮運動變質,甚至害怕會不會因此讓台灣經濟與民主、法治陷入窘境,並且倒退?

會有這樣的擔心並不讓人意外,畢竟大家處於太平時代,也和諧慣了,特別是當社會運動挑戰了既有的社會穩定,難免有人擔憂。但其實並不需要那麼擔心,社會本來就是多樣的組成,衝突在所難免,重要的是如何面對衝突,並且在衝突中找到社會共存的方法與前進的力量。

事實上,20多年前的台灣社會運動比現在暴力許多,群眾在街頭上搗壞公共設施,甚至還曾投擲汽油彈,警方的鎮暴手段也格外粗殘,群眾與警察的對立總是讓人驚心膽跳。雖然,這樣的衝突並不是大家所樂見,但卻也讓台灣社會重新反思與挑戰威權社會的種種問題,而台灣也在這樣的衝突中繼續前進,從威權走向民主。

佔領行政院後的暴力衝突,或許能激起更多人關切,或者對執政者產生些許壓力,但其實,10多天的佔領行動大多是理性和平,也是許多人實踐與學習民主的重要的經驗。我們常常把民主簡化成投票,但投票只是民主決策的一種方式,民主更重要的是將每個人視為主體,讓每個人能充分發言,彼此傾聽與對話,這才是最可貴的地方。

這幾天在立法院旁的群眾不再只是呼口號或聽演講,他們開始圍成一個一個的小圈圈,認識的或不認識的通通聚在一起,開起公民會議,每天不同的討論主題,讓每個人有機會發表或反思服貿對台灣的各樣影響;也有親子共學團體以繪本和孩子分享服貿的種種面向;還有團體在街頭上反省這場運動,盡情的批判,希望能展現多元的能量。在南台灣的嘉義,每天晚上都有群眾聚集在嘉義市政府對面的廣場,除了安排專人演說或演出,更重要的是也邀請每位市民成為活動主人,發表自己的意見,傾聽別人的想法,過程中有共鳴,也有激辯,他們沒有台北的激情,卻是另一種民主的實踐。

一個國家能不能進步,通常不會是來自執政者的恩澤,也未必是反對黨的監督,特別是當反對黨軟弱無力,或與執政者沆瀣一氣時,國家能不能進步的重要關鍵在於社會運動發不發達,以及社會如何回應社會中的異議聲音與行動。不論社會運動提出來主張是不是合宜或者成熟,至少都可能揭露了和諧社會潛藏的問題,以及可能的發展方向,不論是執政者或民眾都應該試著理解行動者提出的主張是什麼,同時檢視整體社會機制是否有失當或不足的地方,而非一昧的害怕或打壓;相反的,應該讓社會運動成為社會的進步力量。

(作者為中正大學傳播系副教授)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40期

圖片來源: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官網http://www.pct.org.tw/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