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鄉土關懷
點閱次數:613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 3-1
大煙囪下的歷史風雲
作者 / 何玫玲

走近大煙囪,我抬頭仰望它,我甚至還不知道它是誰,已經被它壯碩宏偉的外觀震懾。我拍了幾張不同角度的照片,也隨性逛了一下大煙囪底下不怎麼寬闊的空間,再與導覽員小聊了一下,錄了音,也拿了一些資料,離開時心中卻冒出更多疑問。

我感覺大煙囪是一座了不起的建築物,卻不明白它為什麼這麼被看重,儘管再如何端詳一磚一瓦,再怎麼貼近理解周圍展示的活動花絮,我還是找不到答案。直到我大量查閱大煙囪的相關資訊,答案終於呼之欲出,我的讚嘆及敬畏也油然而生。

■全台科技起源

提到新竹市,就會想到「台灣矽谷」新竹科學園區,一般被認為是台灣科技的起源地。但實際上,竹科遲至1980年才設立,很多人不知道,台灣還有一個工業基地,早在日治時期的1943年,即因應日本南進政策興建,就是座落於新竹市建美路的「日本海軍第六燃料廠新竹支廠」,簡稱「新竹六燃」。新竹六燃才是新竹乃至全台灣高科技產業的起源地,而且是全台灣現存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最大規模的軍事工業聚落遺跡。

新竹六燃的廠區呈長方形,腹地範圍東至國道一號,南達清華大學,西接新竹馬偕紀念醫院,北臨公道五路,占地近300公頃,約莫300個足球場那麼大。然而,當我踏足大煙囪旁六棟眷舍改建的區域,看著眼前的斷垣殘壁,斑駁的牆壁與地磚,實在難以想像當年的榮景。而戰時槍林彈雨下人們生活的景況,也不是今日生活安舒的我可以想像,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將近80年歷史的建物必然有好多故事等待被挖掘。

■奠定科技研發基礎

整個新竹六燃廠區共有異辛烷合成工廠(一號廠房)、異辛烷合成區(今上忠貞新村)、地下油庫、觸媒工廠、六燃消防湖(今清大成功湖)、日本軍官宿舍(今光明新村)、將軍村(昔金城新村)、大煙囪、大煙囪下的家等九個景點,但目前只開放大煙囪下的家及將軍村,散步一圈僅約15分鐘。

為何是「六燃」?原來當年日本政府已在日本本土興建第一到第四燃料廠,在朝鮮平壤興建第五燃料廠,而第六燃料廠就在台灣。新竹六燃除了合成部在新竹,還有化成部在台中、精製部在高雄。

新竹六燃可說是因戰爭而生。由於台灣剛好位於日本與南洋油田的中繼位置,所以成為重要軍事據點,神風特攻隊便是從新竹機場起飛。而為了提升飛機的性能,日本研發添加在汽油中的生質燃料異辛烷,製造高品質的航空燃料,供應新竹機場使用。

新竹六燃是以竹東地區的天然氣及鐵路自南部運來的甘蔗為原料,由新竹天然瓦斯研究所作技術支援。科技發展所需的原料、技術、資本、人才於二戰期間已經過有效整合,為發展科技產業奠定基礎。二戰結束後,天然瓦斯研究所由中國石油公司接收,而新竹六燃的研究成果適成為新竹工業化的開端。新竹六燃的科技研發和工業生產在當時堪稱非常先進,與工研院合作生產與研發,奠定新竹日後成為台灣高科技重鎮的基礎。

■訴說與保存歷史

戰後,新竹六燃廠房分別被政府不同單位及學校接管,切割成好幾個區域。廠房內的工廠建築、房舍與土地,成為早期收納大批撤退來台軍人的臨時居所,之後並興建眷村。當年新竹六燃大大小小建築物約314棟,2020年調查時,保存下來的有10棟完整廠房建築、1棟殘存廠房建築、3座油槽、2棟日式宿舍及19座防空壕。

現今公學新城、華夏金城、光明新村等多處國宅原為新竹六燃腹地,戰後建為忠貞新村,即今清大,光復高中、建功高中一帶。忠貞新村內的一號廠房是兩層樓磚造房舍,一樓有圓拱式騎樓,與附近居民自建的磚牆、門窗融為一體,是當年異辛烷合成工廠區最大也最壯觀的建築。戰後此建築用於安置軍眷,多數人遲遲等不到另一半歸來,因此又稱為「寡婦樓」。2015年,居民為領取國防部自拆獎金而拆除,寡婦樓一夕之間夷為平地,令人惋惜。

此外,建功國小內尚保存一座油槽,改建成教室兼展覽空間,是少數活化再利用的建築。光明新村保存了兩棟日式建築,原是軍官宿舍,原本要拆除,因小提琴家林昭亮幼時曾居住於此而獲得保留。(待續)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694期

圖片提供:作者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