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青年青不輕
點閱次數:94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鳴槍後,孩子跑向何方?

1780年,英國報業家雷克士(Robert Raikes)為了回饋社會,思考如何讓貧童學習識字、算數,並且將信仰教育和基礎教育結合,便在英國格洛塞斯(Gloucester)發起主日學。主日學讓許多原本在街頭遊蕩的孩子,得以在禮拜天走進教會受教育,也成為無數人信仰啟蒙的所在。

沒多久,主日學就成了培育宣教師的夢工廠。蘇格蘭一間製衣廠送給附近鄉村主日學校每位貧生一套新衣,一位品行最壞的孩子,穿上新衣服就不來主日學了。他的老師找回衣服已經破爛的他,善良的製衣廠則再送給他一件新衣。沒多久,這個孩子惡習不改的又翹主日學,老師再次找到他時,他成了和朋友鬼混又將新衣穿得破破爛爛的麻煩製造者。老師雖失望,仍收起絕望再請製衣廠送他新衣。小男孩終受感動,之後每個主日都出席主日學,之後成了眾所皆知的中國宣教先行者──馬禮遜牧師(Rev. Robert Morrison)。

1798年,16歲的馬禮遜受洗加入新堡市的長老教會。當時的他回憶起自己的得救經歷表示:「大約在5年前,我認識到自己有罪。在那段時間,我曾經與一些壞孩子交往,生活變得放縱和世俗化。當我自我反省時,知道這是錯誤的行為,我的內心感到不安,......所以我向上帝禱告,祈求祂赦免我的罪過,引導我歸向基督。」

一般人關心孩子別輸在起跑點,主日學更注意鳴槍後孩子跑向何方。面對桀傲不馴、秋天不知涼意的小毛頭,耐心是每個世代主日學老師領受最深的信仰功課,幾經追逐、鬥智、尋覓,耗盡多少年頭伴隨學生成長,就是這份堅持讓「全人信仰」深植孩子心中,即便孩子懵懵懂懂,也能抗衡著功利與物慾對人扭曲的拉扯。

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裡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天國的,正是這樣的人。」耶穌相信孩童比成人接近上帝,這句話在充斥大量光怪陸離資訊的今日社會中更顯實際。當我們越長越大,時常與上帝的距離也越來越遠,而非越來越近,大人的世界往往將算術演練成算計,把勇氣發揮成搶奪,問題的根源全來自心中已聽不見:「主日學的學生,當作光的燈,榮光上帝聖名,趁祂教示行。」

每年10月第3個主日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定為主日學奉獻主日,主日學的定義更延伸為從小孩到成年人的主日學習,是一種終身的學習,使每個人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也不偏離。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165期社論

圖片來源:Serene 攝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