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焦點話題
教界消息
總會消息
傳道
教育
喜樂泉
教社
青年
大專
婦女
普世
性別公義
原宣
傳福
松年
客宣
族群母語
21世紀宣教
家庭祭壇
 
   
首頁 > 最新消息 > 總會消息
點閱次數:471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發布日期:2016/3/22更新日期:2016/7/22
國際原住民生態農夫在台灣結盟 編織世界網絡
作者/ 林佳靜報導

國際原住民生態農夫、學者專家及原住民立委聚集在台北舉行結盟儀式(林佳靜攝)

 3月20日上午,來自9個國家、近百名的國際原住民生態農夫、學者專家及原住民立委聚集在台北舉行結盟儀式,發表「台灣宣言」。面對氣候變遷及扭曲的經濟與發展政策,各國原住民農夫呼籲世界各國政府必須重視土地、海洋、物種與原住民傳統文化的保存,並提出核心價值理念,期許台灣新政府實踐具有進步性的原住民政策,支持在地經濟,保護原住民族的生態系統。

 在泰雅族牧師Tali Behuy的祈福下,原住民農夫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原宣幹事歐蜜‧偉浪牧師、時代力量黨立委高潞.以用.巴魕剌、民進黨立委Kolas Yotaka、監察院副院長孫大川等人手持五節芒,由泰雅族部落頭目馬賽‧穌隆將之捆成一束,象徵團結,大家共同舉杯,宣示合作,以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挑戰。

國際原住民生態農夫結盟,捍衛自己的土地與文化(林佳靜攝)

 籌辦本次活動的台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林益仁表示,近年來因為氣候的變遷與經濟的過度開發,造成農業環境改變,許多傳統作物再也種不起來,而全球各地的原住民族更是首當其衝。許多傳統文化因而消逝、生活方式不得不改變,如何找出解決之道,已是當務之急。

 過去一個多星期,來自澳洲、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泊爾、巴布亞新幾內亞、荷蘭及台灣的原住民農夫代表,實地走訪泰雅族、鄒族、阿美族、卡那卡那富族的土地,並在山稜線上的鞍部進行Sbalay和解儀式。透過走動式工作坊,實際了解部落的困境,透過多層次的翻譯,20種語言交換,這些草根農夫自然地融入部落,以實際操作來代替傳統的學術報告。

在石磊部落向羅慶郎傳道學習創新的自然農法(林佳靜攝)

馬里光部落耆老Yumin Hayung(右)述說如何捍衛水權,撒盎斯‧尤命牧師翻譯(林佳靜攝)

田埔部落耆老多蜜巴燕(左二)說明如何在颱風天打香菇(林佳靜攝)

在田埔部落打香菇(林佳靜攝)

INIEF協調者Mr. Frederik van Oudenhoven在泰崗部落的有機茶園帶領討論

 各國原住民農夫有機會到那瑪夏「深山裡的麵包店」學作麵包;在84歲都蘭前頭目巴奈達力功的指導下,敲打樹皮,預備縫製成美麗的袋子;在石磊的禱告山,Dalu羅慶郎傳道談起土地、作物與靈性的連結;在馬里光部落聽取耆老Yumin Hayung如何捍衛水權的過程;在田埔部落向耆老多蜜巴燕學習如何以傳統方式在颱風天打香菇;前往泰崗部落參觀Rosya Butay長老的水蜜桃園;並在老爹Tali Behuy牧師的細心解說下,以虔敬的心在鎮西堡種下小米及多種原生作物;在司馬庫斯巨大的檜木林下, 聽著長老Yuraw Icyang優繞‧依將述說tnunan共同編織的意義。

 來自新幾內亞的Ben Ruli說,參訪阿里山來吉部落的這幾天,他發現其自然生態景觀及農作物與新幾內亞非常相似,但使用方式卻全然不同,他希望能將製作蔗糖的技術帶回部落,以改善族人的生活。為此,來吉部落還考慮將甘蔗機拆解運送到新幾內亞。

鎮西堡部落Tali Behuy牧師(左二)指導如何播種小米(林佳靜攝)

鎮西堡部落Tali Behuy牧師說明小米播種祭儀式(林佳靜攝影)

 卡那卡那富族達卡努瓦部落工作站站長阿布娪•卡阿斐依亞那表示,在卡那卡那富族的概念裡,人與土地的關係是互相照顧的。老人家會一邊耕作一邊跟土地講話。如果有孕婦,反而是第一個去播種小米,表示對土地的祝福。

 總會原宣助理巴奈突然想到:「海洋就是養活我們阿美族的土地,海洋是我們的冰箱。」小時候,她曾看到阿嬷望著田在流眼淚,因為雜草叢生,年輕人外流,沒有人肯接續她的工作。巴奈感慨地說,「從前在部落,小孩子都可以放生,自由的嬉戲。曾幾何時,現在部落的大門要深鎖,因為有很多外人住在都蘭。以前原住民到海裡游泳,根本不需要穿泳裝,海水浴場也可以自由進出,沒想到現在去玩水居然還要付錢。」

司馬庫斯教會Yuraw Icyang優繞‧依將長老(左)述說tnunan的故事,
林益仁所長協助翻譯(右)
(林佳靜攝)

在司馬庫斯巨大的檜木林中合影

 這場首次在台灣舉行的國際農夫草根結盟行動,源起於2014年5月為因應氣候變遷在不丹舉行的「國際高山社群結盟交流會議」。由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所長林益仁帶隊,讓台灣的原住民經驗有機會與國際社會分享經驗,參加者包括鎮西堡部落的Atung Yupas阿棟‧優帕司牧師、泰雅族婦女Yapit Tali亞弼‧達利、卡那卡那富族達卡努瓦部落阿布娪•卡阿斐依亞那…等人。在台灣團隊的優異表現下,爭取到2016年在台灣的主辦權。

鎮西堡部落的阿棟‧優帕司牧師曾參與2014年不丹會議

 然而,將近四百萬的龐大經費是個難題。2014年的聖誕節,林益仁與不丹會議執行長Frederik等人拜訪尖石後山,獲得新竹尖石後山B’bu區會牧長的大力支持,願意提供與會人員的吃住,並透過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教會與社會委員會的部分經費補助,及協助解決尼泊爾團隊來台的簽證問題,終於成行。

 林益仁所長特別引進「走動式工作坊」(walking workshop)的形式,到各部落實地參訪交流,由組織工作者妥善安排議程與議題,配合語言的翻譯,將各族母語轉換成英文及中文,讓各國原住民農夫與耆老能夠直接分享在地知識。美食饗宴(Food Festival)是走動式工作坊的另一項創意,由各國團隊準備該國部落的特色風味餐,在分享中建立友誼。

 在簽署共同宣言之前,過去兩週代表團已經走訪了台灣的都蘭、來吉、那瑪夏與尖石等部落,了解台灣目前部落農業實際的運作情況、困境,並交換各國的經驗。總會原宣幹事歐蜜‧偉浪牧師也在其中分享泰雅族傳統智慧與政府相關政策問題。

國際原住民生態農夫到田埔部落,參觀耆老多蜜巴燕如何以傳統方式栽種香茹。
原宣教社幹事歐蜜偉浪牧師分享泰雅族的傳統智慧及關於政府的相關政策。(林佳靜攝)

國際原住民生態農夫在司馬庫斯的結盟儀式(林佳靜攝影)

2016INIEF國際原住民生態農夫台灣宣言 ,
由澳洲農夫Ms. Teresa Alic代表宣讀(林佳靜攝影)

國際原住民生態農夫在台北的結盟儀式(林佳靜攝影)


資料提供單位:資訊中心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