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
認識PCT
信仰告白
重要文獻
總會機構
總會幹部
事工幹事團隊
行事曆
年度計劃
最新消息
總會消息
教界.社區消息
事工網站
青年
大專
婦女
教育
教社
傳福
更多事工網站 ...
資料搜尋
教會機構
傳教師
法規
資料檢索
電子報
新眼光讀經
訂報專區
相關連結
總會所屬單位
信仰生活
國內外合作單位
找教會
下載
聯絡我們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信仰與生活
點閱次數:4668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為巴比祈禱」是值得一看的好電影
作者 / 盧俊義
2010年4月16日在台北開始上映的「為巴比祈禱」影片,確實是一部很好的電影,很值得一看。
這是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片子,在描述一個讀高中的青年,他發覺自己有性向上的問題,起先很無法接受自己,曾試過要自殺了結生命,但沒有成功,被他的哥哥發現,並且知道了原因。雖然哥哥發誓不會把這件事讓父母知道,後來還是讓父母知道了,原因是哥哥認為大家都在同一個家庭,怎能不讓父母知道呢?何況一家人平時融洽生活在一起,弟弟的懊惱、困難,就是大家共同的負擔。於是哥哥把這件事先讓父親知道,然後母親也知道了。
母親是個非常敬虔的基督信徒,當她知道自己的次子有這樣的問題後,第一個反應認為這和聖經的教導不同,是犯罪的行為,會下地獄。另一方面,她去圖書館查閱這方面的書,也借了關於怎樣幫助同性戀的人能「改正」,不會繼續在這種性向不清的情況中生活下去。但不論她多用心努力,都無法幫助他孩子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其實,他的孩子更痛苦,因為他也試著要改變自己不會是「同志」。因此,每當他母親對他有任何建議,他都順著去嘗試,當母親找所謂的「心理醫師」幫忙時,他去了,父母親也都去了,甚至他們都接受醫師的建議,父親和他、哥哥等三個男人一起去爬山、露營等活動,結果他還是非常失望,不但如此,而是越來越痛苦。因為所有的這些努力,都無法改變他同志的性向。
最讓他深感罪惡感的,就是每當他去教會參加青年聚會,常常會聽到傳道者說「同性戀」就是犯罪行為,他媽媽也一再這樣叮嚀、教導,而這點確實讓他感到非常困惱。後來他有一個表姊妹知道他有這方面的問題,特地來帶他去她家居住一些時日,在她那地方有「同志」俱樂部,他發覺在那裡讓自己心情很快樂,而且很快就找到自己喜歡的「同志」朋友。
可是他內心依舊很掙扎,因為經常有是否「罪惡」的問題,使他無法安心。母親和教會牧師的話一再浮現在腦海中。後來母親甚至跟他說出很狠的話,說家裡不可能有「同志」這樣的孩子在。這對他來說,等於是趕他離開出生的家庭。而後來他也發現所愛的「同志」朋友背叛他,去跟別的「同志」相好,這讓他更是難過萬分。最後他選擇走上高速公路上自殺身亡,了結生命。
這件事當然讓他的家庭受到重大衝擊,母親幾乎發瘋。後來找到一位專門在關心「同志」的牧師,她很不客氣地質問該牧師,怎會允許信徒是「同志」。她要這位牧師解釋一下利未記第十八章22節,很清楚禁止這樣的行為。結果反而被牧師用同樣是摩西法律所禁止的條文,但大家並沒有同樣接受之經文來反駁回去,例如申命記第廿一章18至21節,說若家裡有頑劣忤逆的兒子,勸誡不聽時,可以拿石頭打死這種孩子,但今天的父母可不會有人這樣做。牧師的反駁讓這當母親的感到驚訝。在這牧師的幫助下,她接觸到一個家裡同樣有「同志」兒子的團契,她才發現不是只有自己的孩子有這種問題,而是有不少父母都為此傷心過,但都因為彼此互相扶持、分享轉變這種痛苦的心境之經驗,才從堅決抗拒,到歡喜接納自己所生養的「同志」孩子。
以上只是簡單敘述這部片子的內容大要。
我之所以會推薦大家去看這部片子,是因為這片子延伸出許多可討論的問題,都牽涉到我們生活與生命之間的關係。例如我身為傳道者,就可以從該片子中看到傳道者若對聖經的解釋不很正確,僅看聖經的字面,就很可能會造成錯誤的了解,這影響信徒對生命的看法,不小心也會帶來大的誤差,或是在信仰態度上有所偏頗。聖經中有很多記事、規律等,都跟今天的時代相差很大,因此,不是要在一節文字表面上下功夫,而是要看整段經文所要表達的信息,甚至是該段經文形成的背景,這點是非常重要的。再者,聖經中有些要求跟以色列文化背景有密切關係,例如申命記第廿五章5至10節這段所謂「利未拉特婚姻條例」,要求當兄弟的,若是兄弟去世時未有留下子嗣,就要將兄弟之妻娶過門來,跟她同房,好為兄弟生下子嗣。這段法律就是後來被路得記,以及創世記第三十八章等作者用來寫該經書、故事的依據。摩西法律的這條規定,在伊斯蘭教發揮得很好,但在基督教國家或是基督徒,絕對不會這樣做,我們的社會和法律也都不允許。
有些記事不是要我們照聖經經文的字面去做,而是需要取經文所帶來的信息。就像這段「利未拉特婚姻條例」,主要用意是當兄弟的,有責任照顧兄弟去世後,他家裡留下來的孤兒寡婦,以及照顧兄弟的財產,以免因為有繼承上的困難,導致兄弟的妻子淪落成為乞丐,或是妓女。摩西法律也規定身體有殘障者,不能當祭司,而我們今天的神學院不會說身體有缺陷的人不可以報考。同樣的,摩西法律也說豬是不潔淨的動物,不可以吃。我們台灣的文化中,豬是最好的肉品類之一,從豬頭到豬尾巴,連內臟都是上好食材。摩西法律說女人生理週期來時,就是不潔淨,不可以進入敬拜上帝的場所,台灣民間宗教也有這項要求,而且還維持著這傳統,但我們都知道婦女生理週期來,才是健康,沒有才是有問題。我們的禮拜堂門口也不會有這項禁令,更不會有這樣的要求。類似這樣的例子實在不少,怎樣解釋得體,考驗著傳道者的功力。
這部片子並不想辯論性向認同上跟一般人不相同的人,是不是病的問題,它只要告訴我們,這個青年原本也有很要好的女朋友,但漸漸地他發現自己在性向的認同上,偏向同性,且後來更是肯定自己就是同性。這並不是他的家庭有甚麼問題,也不是他的身體有甚麼毛病,更不是從其他同學或朋友學到性認同才有這問題出現,他確實是生性如此,是父母生下他時就有的,不是他有罪,更不是他有甚麼錯。那為甚麼他的家庭不能接納他?為甚麼教會說他這樣的人是犯罪?
看過這片子的試映片之後,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神學院應該先讓師生看這片子,然後老師在課堂上好好討論一下,學生畢業以後出去牧養教會時,需要用更多時間研究聖經,以便在講道傳講信息時,會更接近聖經原本的意思。
今天的基督教會應該用怎樣的態度看「同志」,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功課。不要動不動就把「同志」當作「罪人」看待。誰是「罪人」,說坦白些,我們都沒有資格去論斷,只有上帝才有權作這種判決。今天在基督教界最有權威的人,很可能是罪惡最重大的神職者。我們都必須謙卑的承認,在上帝面前,我們都是罪人。我這樣說,並不是說這樣教會就連一點規範都沒有了,不是的,今天的基督教會可說是整個社會中,紀律最嚴格的團體。我只想要強調,當我們社會大多數人在用奇異的眼光看待「同志」,甚至逼他們退縮到社會的角落中時,基督教會應該要展開雙手接納「同志」們進入我們的信仰團契裡,這才是正確的態度。我知道他們在現實的台灣社會中,若是「出櫃」(指公開讓人知道自己是「同志」之意),很容易會被同事,甚至同學排擠,我就遇到這樣的例子,這是無形中在逼他們走入更加孤獨的生活環境中,是非常殘忍的。因此,教會應該用更寬闊的胸襟來接納他們,進一步去關心他們,讓他們感受到基督教信息的中心:上帝愛世上所有的人,也包括了他們。
(本文作者為台北東門教會牧師)
文章來源:台北東門教會
圖片來源:http://tw.movie.yahoo.com/
資料提供單位:
台北東門教會
上一則
|
下一則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106613 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9巷3號
電話:02-23625282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