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教會人物誌
點閱次數:5924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靈修神學的導師—侯士庭
作者 / 陳榮爝

20世紀初期在北美地區產生了好多位靈修作家,對當時的社會與教會是一股清新的屬靈氛圍。其中年紀最大,也是靈修神學的啟蒙、開拓者,那就是侯士庭博士(James M. Houston)了。

■其人其事

侯士庭年輕時就是英國牛津大學地理學系的教授,是很著名的學者。但是因為他對聖經及屬靈傳統鍥而不捨的鑽研,最終能將真理、文化、靈修、生活等共冶一爐地整合詮釋,並得出精采的結論。他分析各文化現象,無論是關於世界、教會或個人的問題都能涉及,並提供「撥亂反正」的方法。

後來他放棄原來教授地理的工作,在加拿大溫哥華創辦維真學院(Rengent College),擔任靈修神學教授,並成為首任院長。有人問他為什麼要創辦維真學院?有什麼異象?有什麼理念與期望?他清楚地回答:「基督徒應該在專業上和信仰上付出同樣的代價,比翼齊飛。但是信徒往往在專業上付出很多的心力,卻不願意在信仰上也付出同樣的代價。我希望信徒也能為信仰不惜付上代價。」

侯士庭生長於基督教家庭,父母曾在西班牙宣教多年。他有敏銳的頭腦、淵博的學識、廣闊的胸襟、毫不隱藏的誠實、深厚的愛和溫柔的靈性生命。他是一位可親、有智慧、有生命內涵的人。舉手投足都反映出他願意與神親近及敏感生命的質素。

■生命深度的祕訣

侯士庭能夠擁有生命深度的祕訣,乃是因為他在屬靈生活中的讀經、默想、沉思和禱告。當他在維真學院教導靈修神學相關課程時,他的學生們都渴望能與他有深入的交往,並聆聽他的提醒和引導。

曾經擔任侯士庭助教的蔡貴恆牧師如此讚譽說:「侯教授忠實地聆聽及代禱,直指人心的說話,讓我看到他如何引導人去看生命的各種境界。在生命起伏不定的旅程中,他的隻字片語有驚人的透視力,很多話都說到心中,使我安慰流淚。有時,當我分享完一件禱告的往事,他會緊緊地擁抱我,並為我禱告。和他在一起,我有充足的安全感與同在感。」

因為侯士庭有如此的透視力,所以能夠目睹西方社會的衰落,他認為根源不在於道德而在於文化。他不單提供神學上的指標,更從現代人心理各症狀去綜合觀察,加上對生命成長的了解及屬靈傳統的亮光,他為當代教會開拓一條新路。

侯士庭指出:「靈修神學的性質和目的,就是有意義地追求信仰的經歷,綜合思想和行動,在日常生活中,自我意識到怎樣能親自認識神與經歷祂。」

■基督徒的先知召命

侯士庭曾經在一場名為「當代信徒的先知召命」紀念講座中,分享現今基督徒的先知召命和身分。他指出先知的特徵並非能預言將來發生什麼事,而是關注、關心和參與身邊的人和事。他認為作為一個先知,必須要有銳利的眼睛,能看到身邊人們的痛苦,怒。

侯士庭說,先知的職事中「參與」最為重要。當別人生活一團糟的時候,我們去接近、進入當中,而且不怕自己被弄糟;當人們陷入深淵時,選擇與他一同在深淵中。因為耶穌基督就是參與的神,以馬內利的神不但與我們同在,還參與在人間,與人們一同受苦。

侯士庭進一步說,上帝按照自己的形像造人,祂的形像就是愛,愛是參與在別人的生命之中的。關心別人首先要把自己放在上帝當中,把自己的生命交託給上帝,因為只有上帝能夠無限地關心別人。

侯士庭強調,如果你有敏銳的眼光,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就如同上帝看到人類的痛苦一樣,你就要去承擔這份先知的職分,他說:「但是很遺憾的是,今日很多人在自己的專業裡得到很高的地位,然而,在教會裡卻是屬靈的小孩子。」

■侯士庭著作推薦

侯士庭的英文著作已翻譯為漢譯本的有5本,這些書都由香港的中福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我將他的每一本著作稍做簡略的介紹,俾能助益同道之參考。

1.《門徒生涯──跟隨真正的導師》

侯士庭提醒讀者在這個「物化」的時代,連基督教會的門徒訓練也逐漸走向規格化,彷彿只要透過一些方法、程序就能夠「大量生產」出基督的門徒。作者卻指出一個更為深入的層面,那就是師徒之間一切效法基督的努力,都是建立在上帝創造人之時所賦予人的「位格」關係之中。所以,門徒訓練不是去「複製一些標準門徒」,而是要個人誠實地透過上帝的話語,與上帝對話,因而越來越像基督,並從而與自己和他人建立更健全的關係。

本書不但是一本討論生命導師制的專書,更是一本涉及從基督徒觀點看心理輔導、神學人學,以及靈修神學方面的好書。作者本著聖經的立場,指出西方思想史上導師制的面貌,及其對現代人的影響,引導基督徒明白真正的生命導師乃是主耶穌基督。

這本書是侯士庭的代表作,他從靈修神學的進路導引讀者進入作門徒的真正意義,所以書中涉及對不同文化類型的分析,論述相關思潮對文化的影響,並提出門徒生涯中如何以逆潮流來回應這些挑戰。本書啟動了門徒訓練的精義所在。

2.《追求幸福的實現》

快樂、幸福是世人都希望獲得的,但是,卻很少有人曉得真正的意義。幸福快樂是在不經意中才能夠獲得的禮物,是當忘卻自己而把關心投入他者身上時才能得著,更重要的是回歸幸福快樂的真源──創造又拯救我們的上帝。在物慾橫流的世俗文化不斷衝擊人心之際,我們正需回顧自己所處的位置,以便在黑夜還沒有完全到來之前,及時回轉。

3.《靈修神學發展史》

這是一本輕薄的小書,共有6章,包括:殉道見證者的記號、沙漠生活的記號、修院制度的興起、宗教改革時期的屬靈觀、清教徒運動以及福音派運動。簡單又深入介紹基督教靈修的發展史,結合現代靈修的發展,提出作者對當代基督徒的勸誡。侯士庭希望透過這本小小的書,讓讀者認識教會歷代的靈修傳統,並在上帝的開導下,使我們的人生有著明顯的改變。

4.《轉化生命的友誼──禱告良緣》

由於人們因著生活忙碌,致使禱告生活陷入沉寂乏味,這本書分4部分帶領讀者逐步剖析禱告的攔阻與障礙,釐清成長的家庭背景是影響人們向上帝祈禱的態度,進而更深入進入禱告的核心。侯士庭從聖經中的事例看到上帝是一位樂意傾聽祂的子民禱告的上帝。作者告訴我們,禱告帶領我們進入倚靠上帝的關係中,讓上帝來醫治我們過去的傷痕,消除心中的黑暗面,勇敢面對上帝的大愛,建立與神、與人為友的親密關係。

5.《基督徒品格之塑造》

本書漢譯本只有142頁,侯士庭認為基督徒品格的塑造,是每個信徒追尋靈命更新的過程中,都應該關注的的課題。侯士庭在書中將他多年來學術研究的心得,帶到實踐的層次,並且將一些古典名著用現代的語言表達出來,期使讀者能夠更清楚地了解其中的深意。

(作者為長老教會退休牧師)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33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