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鮮知啟示
點閱次數:88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聖誕,足感心ㄟ
作者 / 葉啟祥
有一個電視廣告得到最佳廣告創意獎,裡面一句台語廣告詞後來成為膾炙人口的口頭禪。畫面裡不說他們產品價格有多便宜,也不談產品有多好,而是這家公司服務的貼心,公司的方案多麼地為客戶著想。廣告裡面不是富裕的家庭,而是都市、鄉村的尋常人家故事。或是一個父親為北上的子女買暖爐,或是另外一個父親為小孩上大學買電腦,甚或是在盛暑中為家人買一台冷氣的小事。廣告到最後都會打出一句話:「足感心ㄟ!」

這系列的廣告中共同特色為:其一、所做的事對付出者來說都是小事;其二、因為有人用心去做而有了美好的結果;其三、對接受者來說,小事都成了令他感動的事。人與人間出於關愛與善意的互動,盡在一句「足感心ㄟ」做結!

從天而來的耶穌,在世上依著己意教導、行醫,也曾經被人與人之間感心的事而讚嘆、而行出神蹟。

有一回在迦百農,那時耶穌的名氣已響徹雲霄,在可以容納五十個人站著的房子裡,民眾擠得水洩不通,連立足之地也沒了,當眾人都用耳朵來聽耶穌說話,卻有幾個人用行動來聽耶穌說話。四個人突然抬著一位癱瘓的朋友來見耶穌。癱瘓,帶來肉體的疼痛,癱瘓也帶來更多的家庭的負擔,在猶太社會,癱瘓更殘酷地帶來宗教和家人的羞愧;根據利未記記載,這樣的人並不能完全參與宗教的祭祀,因為癱瘓是罪之一。

四個親友無視於眾人的眼光,不管耶穌正在教導,他們心疼自己的朋友受如此長久的折磨,決定跨過人群的重重阻礙。

由於當地房子多用石塊砌成,房頂是平的,樓梯設在外面,他們可以從房子邊的樓梯走上去,費勁地將這朋友抬上去,屋頂是大樑架著樹枝和蘭莖,屋瓦是用乾土鋪上去的,所以很容易鑿開。他們就這樣挖著、敲著,這樣突兀的舉動,一定驚動全屋的人,引起整個屋子的人譁然;天花板落下一些灰塵,還有泥塊,讓正在專心教導的耶穌頓時打住。

耶穌站在屋子的中間,看著他們緩緩地將這位軟弱的朋友由屋頂垂下,雖然些許灰塵落在身上,他的心中必然被深深地觸動,褥子每下一吋,他也被四個好朋友感心的舉動,觸動一次。

看見他們花那麼大的努力為了要將這個人帶到他面前,耶穌便對那個癱瘓的說:「你的罪赦了!」耶穌同時治好外在的癱瘓,以及內在的罪;一個是外面的,人們看得見,另外一個是裡面的,人們見不到,卻總是無遠弗屆地影響我們。

這個神蹟因著四個朋友們,盡心地將癱瘓的好友「抬」來、「拆」房子的屋頂、「垂下」褥子來,感心的舉動成就一段神蹟故事。

在廣告「足感心ㄟ」背後,商家老闆有這麼一段心路歷程。

「若沒有家庭,要家電做什麼呢?」廣告商老闆蔡振豪正色說,若一個家庭裡,沒有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妻恩愛,這個家庭也只是空殼罷了!這種家庭買家電大概也沒什麼意思。」蔡振豪曾聽一個有過「瀕死經驗」的好友描述,在那關鍵幾秒間,腦海中彷彿影帶倒帶般,迅速閃過生命中的種種鏡頭,「倒帶」的內容,並不是他這一生的豐功偉業,而是過去每一個人生階段中,最有人情味的幾個片段。「當人生過盡千帆,真正摸著個人內心的,還是『情味』......人世間之所以美,就是因為『有情』。」蔡振豪感性地說。他希望,透過廣告,能把「人們內心最鮮明的畫面」演繹出來,特別是與家庭有關的雋永故事。他也常聽朋友談論起,在過去那物資匱乏的年代,兄長或父母如何犧牲自己的好處,以成全家庭中某一成員的前途,即使過了數十年,家人甘心奉獻的神情語態仍歷歷在目。

所有會感心的事都會產生連鎖效應,一直撞擊下去。

聖誕節快到,一間教會的牧師告訴我,他告訴他們的信徒說:「今年我們來做一件會讓人感動的事。」於是教會一位退休的弟兄開始主動打掃自己所住的那幢公寓,並且在公寓轉角處放盆栽或是掛畫;一位姊妹為每一個同工量身定做一個全家人月曆;......甚至教會一個姊妹,因為工作到腎都壞掉了,教會在二○○七年聖誕節偷偷買聖誕禮物──一套沙發──送給這個家庭。那位姊妹十六歲的女兒深受感動,決定將自己工作賺得,本來要給媽媽作為洗腎相關的費用,捐出來給更有需要的人,她在分享這些事情的那天,全教會都感動得淚流滿面。於是牧師決定繼續將這個令人感心的舉動延續下去,並呼籲全教會一起來「養豬計畫」,讓所有的人幫助她完成媽媽的換腎計畫......。

在我和這個牧師一起到亞美尼亞訪問之際,他見到很多小孩子冬天沒有保暖鞋子穿,又決定奉獻一批鞋子,給那些遙遠國度的孩子。

還有、還有。

我一位好友在還是高職學生時,因為一心想要升學,便決定去補習,但籌不出補習費。一天,她所服務的基督教機構的出納對她說:「有人暗中奉獻了兩萬元,要給妳當補習費,希望妳好好唸書!」她聽到雖強作鎮定,眼淚卻已經往肚子裡流!

懷著感恩的心,幾年後大學畢業,她拿到第一個月薪水,想還給當初奉獻的人,這位為她奉獻的印尼姊妹說,奉獻出去的錢是給上帝的,不能要回來,於是她把錢繼續留在身邊。幾年後,弟弟要出國深造,費用頗高,她便又將這兩萬元交在弟弟手中。四年半後,弟弟學成歸國,又將錢歸還了她。

這兩萬元不斷地流出去又回來。又過了幾年,她在一間公益團體服務,裡面的一位弟兄預備讀神學院,卻苦無學費,她見他獻身的熱誠及才華,便又將這兩萬元奉獻出去。幾年後這位已經是神學生的好朋友,在一次的夏令營中說出這兩萬元的秘密,他說,當時他幾乎要放棄讀神學院,因著這兩萬元,才得到鼓勵。這個大男生說:「我畢業後,要用這兩萬元成立一個獎學金,幫助那些跟我們一樣處境的孩子。」

我的好友說,二十多年來這筆錢像一條上帝祝福的長河,來來去去,從未間斷,繼續流向需要的人。

蔡振豪說得好,當人生過盡千帆,真正摸著個人內心的,還是「情味」。我想起第一個聖誕禮物是媽媽在我們的床頭枕頭下的乖乖。家中是柑仔店常有糖果吃,卻未曾有過第一個聖誕禮物的驚喜,媽媽在我們第一個聖誕節時,在枕頭下放一包滿是餅乾、糖果、乖乖、口香糖的聖誕禮物。如今雖已過了三十年,頭躺下去、壓到乖乖的聲音、掀起枕頭的驚喜,清晰的如在眼前。

走筆至此,想起我以前讀高中時,坐在隔壁桌一位同學叫做王北辰,他的成績並不好,所以他留級便和我同一班。那時多數人的便當都很陽春,王北辰的家境甚好,所以他的便當大概是全班最棒的。每一天都有排骨、雞腿、粉蒸丸子可以吃,常常讓我看得流口水。有一天他突然對我說:「我吃排骨吃得很膩!可不可以跟你換一下便當,我很想要吃你的便當!」之後,他就開始常常藉著喜歡吃我的便當的名義跟我交換,我也樂得吃好幾頓的排骨。

畢業二十年以後,彼此失去了聯絡,有一天傍晚,路過他的老家,我突然想起:他其實不是真的喜歡吃我便當的菜與肉鬆,他是看見我羨慕的眼神才這樣說的!頓時,想起當年換便當的種種光景,眼眶濕潤了起來。

教會送給會友的那套沙發,讓聖誕有了意義;朋友的兩萬元成就了二十年的感謝;媽媽用乖乖給了我第一個聖誕的驚喜;同學以便當帶給我二十多年的感激。......想起這些林林總總的過往,我也只能歸一句話:「足感心ㄟ!」

(本文作者為台南中會林森路教會牧師)

文章及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2964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