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鮮知啟示
點閱次數:170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1919陪讀計畫─東美中會德高教會
充滿愛的茅草教室
作者 / 張芷芸

【1919陪讀計畫】

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4年推動「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計畫」(簡稱「1919陪讀計畫」),11年來透過全台1919服務中心,針對經濟困難、單親、外籍配偶、隔代教養等經濟弱勢家庭的國中小學童,提供免費課業輔導、品格教育、才藝訓練、家庭關懷。目前累計資助超過2萬人次的孩子。

5月中,全台進入梅雨季,連日陰雨綿綿,中部還暴雨成災,但5月18日這一天台東卻風和日麗。清晨5點不到,今年「午安‧飛翔──1919陪讀計畫」勸募活動的代言人林依晨與德高1919陪讀班的小朋友,已經在鹿野高台上乘著熱氣球拍攝勸募短片。上午11點,他們又出席在台東海濱公園國際地標舉行的活動起跑記者會。碧草如茵,清風徐來,讓人的心也不禁飛翔起來!

為了趕著和林依晨姊姊一起拍勸募短片,德高1919陪讀班的10位小朋友前一天就先住到教會打地舖。陪讀班老師陳慧如說:「孩子們興奮到睡不著,不但開心聊天,還打起枕頭大戰。苦口婆心勸導之下,好不容易才做睡前禱告。結果沒睡多久, 三點就被我們挖起來了。」

凌晨三點,天還未亮,東美中會德高教會牧師林俊明和陳慧如把孩子們都叫醒了,凌晨四點出發到鹿野高台。在「午安‧飛翔──1919陪讀計畫」公益勸募記者會上,孩子們用質樸清亮的歌聲唱著〈野火〉、用阿美族語向來賓說「Arai!」(謝謝),也在紙飛機上一一寫下願望,射向藍天,象徵夢想起飛。

全程陪伴他們的陳慧如,也受邀上台分享這幾年來陪伴孩子們的甘苦,她說最困難的地方是幫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那麼最大的喜樂呢?年紀輕輕、還未婚的陳慧如說,「孩子們都把我當媽媽,有的還叫我媽媽。他們都很信任我,這就是我最大的喜樂。」

■原鄉特色 茅屋陪讀

德高1919陪讀班位於台東縣關山鎮,孩子們多數是阿美族人。關山是花東縱谷南段的一座小山城,北臨池上,南接鹿野。原始地名為「里壠」,源於阿美族語,指當地多「紅蟲」。這個日治時代才規劃誕生的人文小鎮,目前不到萬人,25%為阿美族,是全台人口最小的鎮。早年以關山米、關山便當聞名,近年則因有全台第一座環保公園、第一條環鎮自行車道,而成為全國知名的旅遊景點。

德高1919陪讀班在3年多前成立。當時部落發展協會和教會青年通力合作,於教會後院,用樹幹當主架構,搭起具原鄉特色的茅草屋做為陪讀班教室。但近來因茅草腐爛,每逢下雨天,屋內就下小雨。

■改變從生活教育開始

目前基督教救助協會資助德高陪讀班16個孩子。「教孩子課業並不難,難的是怎樣幫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一開始,他們把人當空氣,理都不理,現在會主動打招呼,有禮貌多了。」陳慧如說。

關山位處偏鄉,當地人多以務農為業,陪讀班家長也多從事農作,少數以打零工維生。「我們的孩子多數來自隔代教養家庭,因父母親在外地工作,或忙到很晚才回家,平時多由阿公和阿嬤照顧。」陳慧如說。

為了彌補教育落差,陪讀班很用心地幫孩子找尋學習資源。因為孩子們家裡沒有電腦,所以陪讀班就開電腦課;因為孩子們喜歡唱歌跳舞,陪讀班就開舞蹈課。為了讓孩子們不忘本,陪讀班也教母語,希望孩子們對自己的部落文化能夠更加認同,也能與阿公、阿嬤有更多互動。陳慧如說:「孩子們只要能說上幾句,阿公、阿嬤就好高興。」

小莉(化名)從國小一年就來德高陪讀班。媽媽長期在外工作,爸爸打零工,阿公、阿嬤也忙於田事。陳慧如說,小莉很內向,一有委屈就蹲在角落哭,但是她耐心陪伴、開導,漸漸地小莉開朗起來,「現在還會主動找我聊天,喊我『媽媽』呢!」

事實上,德高許多孩子都經歷像小莉的過程,也都叫林俊明「林爸爸」,叫陳慧如「媽媽」。林俊明笑著說孩子們常跳到他身上,把他當樹爬。「有愛的孩子不會變壞!有個孩子曾經對我說:『我現在沒有偷東西了哦!』聽了真的好安慰。」

記者會上,孩子一一在紙飛機上寫下了願望,因為有陪讀班的陪伴,他們有一日定能乘愛飛翔!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71期

圖片來源:張芷芸、德高1919陪讀班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