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鮮知啟示
點閱次數:1791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1919陪讀計畫─東部排灣中會加津林教會
嚴管勤教的愛心教室
作者 / 飛俠

【1919陪讀計畫】

基督教救助協會自2004年推動「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計畫」(簡稱「1919陪讀計畫」),11年來透過全台1919服務中心,針對經濟困難、單親、外籍配偶、隔代教養等經濟弱勢家庭的國中小學童,提供免費課業輔導、品格教育、才藝訓練、家庭關懷。目前累計資助超過2萬人次的孩子。

3年半前,陳泰和、楊惠琴牧師夫婦剛到台東大武加津林長老教會牧會時,看見部落孩子常對父母口出粗言穢語,而父母竟都不當一回事,讓他們感到很訝異。「不該這樣的!」於是陳泰和牧師夫婦決心開始兒童事工,從根本改變孩子的「心」與他們的「家」!

■強化家庭功能

牧師夫婦遍尋資源,後來在基督教救助協會鼓勵下,成立了「弱勢家庭兒童課後陪讀班」。

目前加津林1919陪讀班有18個孩子,來自大鳥和大武國小。班主任是泰雅族的師母,排灣族的牧師則負責品格教育。陪讀班的孩子幾乎都是原住民,好幾個是新台灣之子。陳泰和說:「孩子有一半來自隔代、單親家庭。這裡工作機會少,孩子的父母大多在北部工作。」

陳泰和認為要改變孩子,要從強化他們的家庭功能出發,才能事半功倍。他在主日崇拜時勸勉弟兄姊妹:「作父母的不能對孩子溺愛或苦待,希望你們能改變教育方式,如果真的管不動,就託付給教會來教導吧!」

陪讀班剛成立時,只要孩子罵髒話,陳泰和就會把孩子抓過來打手心,對他們說:「要學會尊重人,如果你不喜歡被罵髒話,也不可罵人。」還有一些小朋友會偷東西,隨手丟東西,破壞部落環境;或者破壞上了鎖的門窗,爬進教會偷東西吃。質問孩子為何偷東西?孩子直接而理所當然地回應:「因為沒錢買呀!」於是,陳牧師開始訂定各種規範,孩子只要說髒話或偷東西,就要寫悔過書,只要行為改正的,就可以得到獎勵。結果經過一學期勤教嚴管後,孩子們慢慢改掉陋習,有的還會檢舉犯規的同學。

■常為孩子哭泣禱告

「接觸這麼多行為偏差的孩子,有時也會生氣,但最後是自己先被神破碎。我常為孩子哭泣禱告,當了解孩子家庭背景後,就能以同理心,傾聽孩子的生命故事,慢慢建立感情。」陳惠琴說,這些孩子中,可可(化名)是讓師母最有感觸的一個。

可可來陪讀班時已經國小五年級,言行舉止像女霸王,講話很衝,動輒發怒、威嚇同學,甚至對師母飆三字經。陳惠琴雖然頭痛不已,但從不放棄,「即使大家都不喜歡她,但我們一定會接納。」

陳惠琴決定改變策略,以柔克剛,不再硬碰硬。起初可可防禦心很重,半年後終於接納師母。「現在我們會促膝談心,她叫我『媽媽』,會幫我切菜、煮飯、管秩序,是我最得力的小幫手呢!」

■讓為母的心轉向兒女

可可的媽媽阿翠(化名)是桂子(化名)的養女。阿翠未婚生下可可後,丟給桂子,便遠走他鄉,另外結婚生子。40多歲的桂子照顧可可的前一年,才生下一子,因為是中年得子,特別疼愛自己的兒子,酗酒後便常打罵可可。「長大後我要殺了她。」可可曾憤恨地說。

幸好可可後來到陪讀班,性格有了很大的改變。桂子在陳泰和勸導後,也慢慢調整,甚至戒了酒,當上教會長老,重新與可可建立關係。現在桂子和可可的感情變好了,常可見桂子牽著可可到陪讀班上課。前年教會舉辦母親節感恩特會,陳泰和特別安排可可和阿翠見面,看到母女淚眼相對、彼此接納,覺得很欣慰。「現在阿翠常來看可可,可可也很疼愛弟弟呢!」

陳泰和表示,剛到教會時較辛苦,經費短缺,常要到各地募款。台東夏天常吹焚風,天氣炎熱,教會現在正積極募集隔熱裝置和書櫃, 希望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空間。教會甚至也設立獎學金,獎勵奮發向上的孩子。

「孩子們現在來教會都會穿上整潔的衣服和鞋子,看見部落頭目和長輩,也會主動問好。父母們都很肯定陪讀班的功能,常送蝸牛等土產來加菜,我們為此深深感恩。」陳惠琴說。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71期

圖片來源:加津林1919陪讀班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