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教會人物誌
點閱次數:3990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加爾文的聖餐觀
作者 / 王貞文

「活命的餅為憐憫擘破,新約的酒流出為我。」聖詩216首以加爾文宗的精神唱出聖餐的意義,長老教會的信徒以肅穆、敬虔的心領受聖餐,像是與基督再一次前往各各他般地默想基督,領受基督,也體認那臨在我們身上的奇妙恩典。

改革宗前輩慈運理對聖餐的看法,是持「象徵說」,認為聖餐是一種象徵性的禮儀,記念著耶穌基督的死與復活,餅與杯不會有神祕的變化。慈運理這樣主張,為的是要徹底打破教會過去對聖餐禮過度神祕化、魔術化的教導。但同樣是宗教改革陣營的馬丁路德,卻絕對地堅持聖餐有著奧祕的特質,認為照聖經所記載,當餅被祝聖時,就真的成了基督的身體,杯在祝聖之後,杯中的酒就成為基督的血。

慈運理與馬丁路德在對聖餐的看法上分道揚鑣,加爾文卻努力要根據聖經,在這兩種說法中尋找調和的可能性。因此他發展出很細密的聖餐論,在許多人看來也許是不夠清楚明白,但是仔細讀來,卻是令人讚嘆的。因為他並不去討論聖餐當中餅與杯的質的變化問題,而是注重領受的人對基督救恩的認識。

加爾文是一位謹守聖經話語的神學家。在他的神學當中,「認識」是一個很重要的動詞。「認識上帝」、「認知救恩」的「認識」過程,同時是理性與靈性並重的覺知。所以,加爾文在論聖餐的時候,首先,他是完全根據聖經的經文來論。再來,他認為,領受者對聖餐的意義的「認知」,決定著聖餐是否合宜地舉行了。最後,他也是一位強調聖靈的工作的神學家,聖餐的有效性與聖靈在人心中的工作極有關係。

首先,加爾文談到基督已經將他本身成為生命的糧,天天賜給我們。聖餐的禮儀本身並不能使人得救,禮儀只是一個外表的印證,藉著福音,才能將這外表的象徵所代表的真理,有效地運行在人心中。所以我們可以說,只有認識福音真道的心,才能體會聖禮之奧妙。

這樣看來,似乎加爾文是比較偏向象徵說的,他也同時強調聖餐禮的奧祕,這奧祕就是信徒與基督的血肉的交通,是基督在聖禮中神聖的臨在。這是我們單靠人的五官無法去感受的,但是加爾文說:「聖靈隱密的大能遠超過我們的五官。聖靈真正將分開的東西聯合在一起。」我們與基督的身體好像距離很遠,可是當我們領會聖靈隱藏的能力,我們就能透過領受聖餅,與基督的身體連結。

「這等於是擁有整個被釘十字架的基督,好讓我們能夠享有祂一切的福分。」加爾文這樣告訴信徒領受聖餐的意義。所以,還未「認識」被釘十字架的基督、不能領會道成肉身的救贖奇功的人,不能領聖餐的。未詳細省察自己而輕忽十字架救恩的、未能與人彼此相愛活出基督之福的人,也往往會失去領聖餐的資格(被禁聖餐)。

(本文作者為台南神學院專任講師)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2993期
圖片來源:www.normandyvision.org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