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鄉土關懷
點閱次數:199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處處是里山4-1
台灣里海:成龍海水養殖力爭上游
作者 / 廖靜蕙

【編按】「里山(Satoyama)」一詞,最早出現於日本江戶時代,「里」字為「田」和「土」的象形造字,在日文有故鄉的意思,泛指介於村落與深山之間的地方。相對於農村的「里山」「里地」,漁村也有「里海」一詞,都是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存的概念。

早期農業社會維持人與自然共存互生的關係,並不以追求生產的最高利益為目標,然而,現代農業由產量主導,逐漸走向大規模單一作物種植,過程中並使用化學肥料、殺蟲劑、除草劑等,造成水源、空氣污染,也使得原是糧倉的大地受傷。2010年,聯合國大學及日本政府整理了日本在地經驗,提出了「里山倡議」,詮釋農村的多元價值。

這些兼具社會與生態價值的生產基地,或可稱為「社會─生態的生產地景」,是人與環境長期互動過程中形成的,包括次生林、池塘、稻田、牧場和草場,這些區塊就像大小、顏色、紋路迥異的馬賽克拼貼在一起,是人與自然共棲共生的環境,也是最適宜人居住的場域。

而在台灣,豐饒大地的印象,從淺山一直到平原,從平原再到海岸河口,這些里山、里地以及里海,提供台灣島上萬物的依歸,肩負著餵飽2300多萬人口的重要使命。

台灣處處都是里山,而「里山倡議」聚焦於維持、恢復或重建這個生產基地古早以來原具有的社會及生態功能,因此得以增進人類福祉,同時達成生物多樣性保育、永續利用及利益分享的三大目標。適逢4月22日「地球日」、5月22日「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我們一起來關心。

台灣的里海,無論是彰化海岸濕地、過去新竹香山濕地的插蚵,或是台東都歷海邊阿美族女性的採集,還是早期澎湖居民以玄武岩及珊瑚礁石所建造的589口「石滬」捕魚,都曾為台灣沿海利用寫下精采、永續的故事。

然而,追求產量的沿海養殖,雖然創造了高經濟效益,卻因抽地下水而加快了地層下陷的速度。

雲林縣口湖鄉沿海,由於1986年8月韋恩颱風帶來大雨長年積水未乾,1996年7月賀伯颱風再度帶來大水,導致原本的農耕地無法耕種,逐漸演替成鹽分沼澤,不少居民外移尋求就業機會,也有不少民眾轉作養殖。

過去台灣社會追求經濟成長,養殖業也追求短期內賺取最大獲利,養殖專家認為鹹度千分之18的水質,養殖效果最好,投入餌料的換肉率最高,並鼓勵沿海養殖業者抽地下水淡化。數十年後, 雲林、彰化以及屏東沿海養殖的區域, 受到地層下陷的衝擊,每遇風災常釀成嚴重損害。雖然此地養殖不需投藥,但地層下陷的威脅未曾稍減。

其實養殖老手都知道,鹹水一定養得起來,只是養殖的時間比較長。2009年夏天,林務局與觀樹教育基金會展開「成龍濕地社區學習參與計畫」,導入社區陪伴與環境教育,並帶領成龍國小師生進行濕地探索,希望「由下而上」影響老一輩居民。2013年,進一步探詢友善環境的養殖方法。

觀樹向當地居民租用廢棄的魚池,引入鹹度約在千分之25以上的海水,增加養水池的繁複過程,以營造健康的養殖環境為目標。原本長條型的魚塭,隔成3 個正方形的小池子,分別是養水池、白蝦池,以及文蛤與虱目魚的混養池。

觀樹的養殖池是引入附近小排水溝接牛挑灣溪到大海的水,經過養水池靜置,再分送其他兩池養殖文蛤和白蝦。

至於「鹽水養不起來」的說法,觀樹基金會主任王昭湄認為,無論白蝦或文蛤,原本生長的環境就是鹽水,問題不在鹹度。因此觀樹每日記錄追蹤分析,最後認定是水溝水質的問題,可能是上游排放的物質,造成水質不穩定。

也由於這個過程,王昭湄體會到里山到里海其實是環環相扣的生態系。她說,水從山上的果園經過陸地農田,這當中使用的任何物質,最後都匯聚到海邊,而養殖的文蛤、白蝦屬於無脊椎動物,無法承受一絲污染。

今年觀樹養殖文蛤大豐收,讓村民刮目相看,最近辦分享會,有不少村民參與交流,王昭湄衷心希望,這些成功的經驗,能為當地的里海提供新機會。

類似這樣的案例,在台灣默默地堅守糧食生產、照顧大地的任務。當我們每日為餐桌上的飲食獻上感恩時,除了母親、廚師的用心,還有製鹽者、農民生產的辛勞,更重要的是感謝供應充足陽光、空氣和水源的上帝,祂知道我們所需,賜給我們生存所需的元素。而我們因為感謝,更要守護這些珍貴的資源及生產基地,世世代代傳遞下去。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98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