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教會人物誌
點閱次數:3825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加爾文看路德、慈運理、墨蘭頓
作者 / 鄭仰恩
對加爾文而言,馬丁路德和慈運理都是改教運動的先行者,前者在撒克森諸侯國的威登堡大學教書,後者在類似日內瓦處境的蘇黎世擔任牧師。有趣的是,兩人個性迥異,路德出身奧古斯丁修道院,深為罪惡感所苦,後來藉聖經研究體認「因信稱義」的道理而獲得平安;相對的,慈運理深受人文主義薰陶且民族意識強烈,並以聖經為基礎發展出團體性的道德改革方案。加爾文的成長背景剛好兼有兩者特質,他認同路德對個人靈性經驗的堅持,也分享慈運理的城市改革信念,他特有的法學人文素養則讓他建構一個整全的教導與紀律體系。兩者之間,加爾文比較貼近路德。

很不幸的,路德和慈運理在一五二九年的馬堡會議中因聖餐觀點不合而決裂,改教運動自此分道揚鑣。路德主張「同質說」,認為在祝謝後餅酒和基督的身體與血都同時存在;慈運理則主張「紀念說」,認為聖餐要素並未改變。加爾文同意聖餐並無物質變化,但卻主張信徒憑信心能夠體會基督的臨在並領受他身體與血的功效,這就是他著名的「屬靈臨在說」或「信心領受說」。三者的聖餐觀讓我們看到早期改教家的信仰堅持與微妙互動。

相較之下,墨蘭頓雖比加爾文多十二歲,他們卻比較像是平輩。墨蘭頓原本專研希臘文哲學,在路德賞識下轉而研究聖經,前後四十年在威登堡擔任新約神學教授,並因外交手腕靈活而成為路德最倚重的副手。他撰寫《奧斯堡信條》並於一五三○年在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面前呈現「福音派信仰」,一五三九~四一年間更成為路德派參加法蘭克福、沃木斯、雷根斯堡等「宗教辯論會」的首席代表,因而結識加爾文。兩人未見面前,加爾文就已受益於墨蘭頓的著作,特別是他的大作《教義綱要》。在前往法蘭克福前,加爾文告訴布塞珥,除了為法國受苦的新教徒發聲外,他最期待的就是能夠和墨蘭頓相識。兩人果然一見如故(有學者形容為「一見鍾情」),儘管在一五四一年後不曾再見面,他們的友情卻延續一生。

讓兩人緊密連結的當然是人文主義的學養,這引領他們回歸聖經本源、尊重教父傳統,並拒斥經院哲學的方法,他們也彼此欣賞對方明晰、簡潔的寫作風格。可惜的是,當加爾文要墨蘭頓轉交一封信給路德時,墨蘭頓卻沒有勇氣扮演信差的角色,因為擔心原本就已緊張的關係會變得更糟。當兩人於一五五八年最後一次通信時,聖餐議題已經如烏雲籠罩,加上墨蘭頓在路德死後被強硬的「真路德派」指責為「隱匿的加爾文派」,情勢著實惡劣逼人。但他們卻仍真誠相待,情誼堅固,在改教運動混亂對立的處境中留下「相知相惜」的美好典範。

(本文作者為台灣神學院教授)

文章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005期
圖片來源:http:// facult.etsu.edu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