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鄉土關懷
姐妹開步走
原知原味
教會人物誌
青年青不輕
鮮知啟示
信仰與生活
教會歷史
 
   
首頁 > 專欄文章 > 鄉土關懷
點閱次數:1572
字級調整:
上一則 | 下一則
吃飽是天國的確據(下)
作者 / 廖靜蕙

【編按】全球約有1/3的食物浪費掉,同時卻有近8.7億人長期營養不足。耶穌教導我們祈禱:「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顯示飲食的重要,也提醒我們反省檢討對飲食的態度與責任。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讓我們省思糧食問題,感謝上帝賜下日用飲食,也為飢餓的人群盡一分心力!

■浪費食物 是一條不歸路

◆適度節制食用奶肉蛋類

台灣一向依賴便宜的進口雜糧成癮,除了小麥供應麵食、麵包,大豆和玉米則以養殖動物的飼料為主,這些充作奶蛋肉的動物表面上改善了糧食自給率,卻隱含糧食供應的大黑洞。

在糧食的結構上,米倉大爆滿,另一邊的小麥、玉米、大豆、乳品類卻不足,十分不平衡。一旦國際糧價上揚,民生物資也跟著漲價,毫無應對能力;稻米滿滿地溢出穀倉,處理存糧也成為政府的負擔。

90%飼料來自進口雜糧,即使支持在地生產的奶肉蛋類,仍擺脫不了這些經濟動物的飼料都是進口雜糧的事實。進口玉米1公斤約12元,國際大豆價格即使飆升,仍低於稻米收購價,飼料商迫於成本,不可能改變飼料內容。因此,在糧食安全上,除了100多萬噸的米可以掌握,其他穀類作物、雜糧都無法掌握。

台灣所謂的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一年要進口1000萬噸,即使所有休耕農地以50萬公頃土地計算,每公頃種滿水稻雜糧,種出最佳產量4公噸,1年總產量不過200萬公噸,仍然改變不了必須進口雜糧的命運。要提高糧食自給率及維護糧食安全,只有改變飲食結構一途,雖然不至於主張蔬食,仍應適度節制奶肉蛋類的食用,否則將是一條不歸路。

◆節流比開源更重要

2013年7月,世界頂尖的糧食分析師提出警告,一些農業生產居領先地位的國家,生產已達到土地自然產量的上限,法國、德國和英國這3個西歐主要的小麥生產國,過去10年的作物產量鮮少提升,其他國家很快也將達到產量極限,農民很難再做些什麼來增加產量。然而全球人口卻持續成長,目前已突破70億,聯合國預估2050年將成長到90億。

在尋找開源之外,節流顯得更重要。根據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FAO)的資料顯示,估計全球約有1/3的食物生產(總值約為100兆)在生產與消費系統中消失或浪費掉。而英國機械工程研究所發表的報告則認為,全球高達1/2 的糧食生產(約20億噸)被浪費掉。

◆食物浪費的環境衝擊

今年初,聯合國發起一項全球行動「思前、食後、厲行節約:減少你的糧足跡」(Think, Eat, Save : Reduce Your Foodprint),呼籲全球消費者及食品零售業者,只須採取一些簡單的行動,例如在餐廳點餐時選擇小份食物,過剩的食物進入冷凍庫儲存使用,或捐贈給食物銀行,提供街友或有需要的家庭,都可造成改變。而零售業與超商則應該更謹慎進貨,與供應商密切合作以減少糧食浪費。如此一來,預估每年可以減少13億噸的糧食浪費。

FAO統計,發展中國家由於財務、管理及收割技術的限制、惡劣天候下儲存及冷藏設備不佳、基礎設備缺乏、包裝及銷售系統的限制等因素,絕大多數糧食在食品供應鏈前期就已在無意間浪費。

已開發國家則顯示食品供應鏈末端的浪費,由於低效率的操作、過度強調外觀、食品標籤混淆及過度消費造成消費者迅速拋棄可食用的食品、存放不當及備餐份量過多等因素,使得食品製造業及零售業浪費了許多食物。

聯合國9月11日更發表「食物浪費足跡:食物浪費的環境衝擊」報告指出,每年全世界有1/3、高達13億噸的食物被浪費掉,造成每年7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和龐大的環境成本。

研究者發現,每年因為生產這些被浪費掉的食物,幾乎用掉俄國伏爾加河一年的水流量,這些未被吃掉的食物佔據近14億公頃的土地,而根據這份報告,14億公頃的土地等於是全世界農地面積的28%,而且這些未被吃掉的食物還為地球增加33億噸的溫室氣體。

在台灣,廣告主導國人飲食傾向,也增加健康疑慮。兒童福利聯盟2012年10月調查指出,兒童接觸的廣告中超過1/3是垃圾食物廣告,在用餐和卡通節目時段每6.6分鐘便出現一則,引發兒童慾望。

其實包括美、英、法等10幾個國家皆已管制垃圾食物廣告,台灣至今連定義都缺乏,使得垃圾食物廣告滿天飛。

根據衛生署2012年公布的體檢報告,台灣民眾吃多、吃好、運動少,成為亞洲肥胖程度最嚴重的國家,成年男性肥胖比例高達1/2,成年女性1/3,兒童比例1/4。台灣的肥胖比例,是南韓的12倍、日本的8倍。

不僅吃太多,食品安全更是漏洞百出。台灣陸續發生塑化劑、瘦肉精、毒澱粉等問題,還有最近前不久發生的胖達人事件,號稱天然無添加麵包卻驗出多項食品添加物,在在讓人飲食難安。

這些現象都需要我們重新審視,從傳統飲食文化出發,找到身體精實健康之道。

■惜食,你可以這樣做

◆計畫採買更健康

採買前先搞清楚家裡有些什麼食材,並預先寫好購物清單,不購買過量食材,如此比較能夠在期限內用完食材,經過規劃的均衡飲食也比較健康。

◆過期前買更划算

目前許多麵包店、超市或賣場在每天結束營業或商品消費期限臨近前,都會以打折方式促銷。消費者依需求適量購買,不失為精打細算的好方法。

◆提醒食用優先拿

善用密封盒罐將食材或隔餐料理分類裝好,以便利貼寫上日期,並把快過期或存放較久的食物放在冰箱裡顯眼的地方,便於提醒盡快食用。

◆全新不見得較好

消費者對於「剛出爐」、「新鮮」都有偏好,但只要購買食用期限前可以吃完的量,其實不會吃到不新鮮的食品,又可讓後到的消費者也選用期限內的食品,人人如此,大家都可享用期限內的食物,也不需要丟棄食物。

◆過期不用馬上丟

一般而言,加工食品的賞味期限是指食物的「最佳賞味期」,因此就算期限過了,也不表示必須立即丟棄食物,應確認食物是否仍然可食。亦即賞味期限和消費期限(過了消費期限就不宜食用的生鮮食品)兩者有所不同。過度要求鮮度,價格也會比較昂貴。

文章與圖片來源:<台灣教會公報>第3216期


資料提供單位:台灣教會公報社
上一則 | 下一則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