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190525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滿有影響力的人

參考經文:使徒行傳18章24~28節

亞波羅開始在會堂裡大膽地講論:百基拉和亞居拉聽到了,就請他到家裡去,更加準確地把上帝的道路向他解釋。(使徒行傳18章26節)

亞波羅這個名字,在哥林多前書出現多次,他是出生在亞歷山大城的猶太僑民,可以說是一位希臘式的哲學家。本段經文形容他有口才、有豐富的聖經知識、在主道上受過訓練、心中火熱向人講解耶穌,唯獨只知道約翰的洗禮。直到遇見百基拉和亞居拉夫妻,私下邀請他到家裡,更加準確地向他講明上帝的道路,即耶穌基督死裡復活成為人的拯救。

亞波羅令我想起一位大學教授張文亮及他所寫的一本書《星空下飛翔的教授──翁景民最後的一百九十七天》,翁景民是台灣大學工商管理系教授,有叫賣實戰經驗的教學,台上唱作具佳、台下坐無虛席;出身貧困陰暗的童年,卻有氣度,懂得奉獻。他的積蓄百分之八十都給學生,病故前一個禮拜,口袋裡只有6000元。期末最後一堂課,翁景民請學生吃披薩,他一定低頭禱告,為同學祈求平安,這一幕是多數學生都難忘的美好景象。他短暫43歲的一生,有如宣教士般令人感動敬佩。他的好友張文亮教授,是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系的教授,人稱大自然的翻譯者,大自然的傳教士。他出版許多書籍,描寫對創造大自然的主之讚歎。他們兩人不同系所,同樣愛學生,支助學生的房租與學費,同樣為主作見證,成為滿有影響力的人。

在哥林多教會,亞波羅與保羅分屬不同派別,但保羅接納亞波羅為同工。當時許多人傳福音,教會變得多元,亞波羅經過亞基拉夫妻的款待與教導,更有辯論能力,宣教服事也更上一層樓。

早年來台宣教的馬偕牧師,怎麼培育同工呢?他對學生的教學方式是旅行教學,鼓勵學生透過植物、花、種子、昆蟲、泥巴,認識創造天地的上帝。有一次,馬偕牧師帶學生嚴清華去爬觀音山,有些地方沒路,所以必須沿途砍草木,有時甚至被草割傷流血。學生說,馬偕牧師「要求嚴格、壞脾氣,但心存仁愛」。馬偕牧師在北部宣教,較有拓荒英雄色彩,曾使夥伴無法相處而離台;南部教會則較早發展出團隊合作模式。宣教師不只傳道,還要培育同工,而且同工還要願意被操練。亞波羅十分優秀,仍願意接受前輩教導,被上帝使用;若有人在服事上指導你,你願意受教嗎?


默想:

我有沒有遇到像亞波羅這樣被指正的經驗?對方指正的做法,對我有何提醒?

祈禱:

親愛的上帝,我知道我的影響力來自祢,求祢幫助我有智慧私下指正同工的不足;若有人在服事上指正我,無論其年齡、社經地位如何,願我都有雅量受教。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