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190715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苦盡甘來

參考經文:出埃及記15章22~27節

下一站他們到了以琳;那裡有十二股泉水和七十株棕樹。他們就在水邊紮營。(出埃及記15章27節)

以色列人才剛慶祝過紅海的拯救,但在曠野中3天,因為找不著水喝,就心生埋怨。埋怨,是出於太重視自己的情緒,認為我的感受最重要,所以只要不合我意的就是不對。以色列民向摩西埋怨水是苦的、不能喝時,摩西就懇切向上主祈禱,透過上主的指示把一塊木頭置入水中,原本苦到難以吞嚥的水竟成了甘泉。同時,上主在那裡為以色列民訂定例律典章,他們若願意聽祂的話、行祂眼中看為正的事,並遵守命令,祂就絕不必用懲罰埃及人的疾病來懲罰以色列人。最後,上主還給了一個保證:「我是醫治你們的上主!」

以色列民在書珥曠野一連3天找不到水,來到瑪拉有水卻喝不得。但是上主垂聽摩西的呼求,讓苦水變為甘泉,解除以色列民的危難。接著,以色列民到以琳的十二股泉水那裡紮營,就像台灣原住民一步步將泉水導引到部落的過程。

在深山部落裡,有一件必須學會的生存技能,就是到水源頭拉管線把乾淨的水引進部落,讓家家戶戶有水可用。但因山上開墾種植、闢魚塭養殖的關係,水喝起來常有苦澀味。這種有水卻喝不得的情況,是因水裡參雜許多石灰質與魚塭廢水,族人長期飲用這樣的水,健康堪慮。為此,族人必須花更多時間與成本,上山尋找不受汙染的泉水,讓接水口放在純淨的水下方引導水流,並沿山邊闢路搭接管線,如遇山溝就要製作高鋼索線路讓水管可安全吊掛其上,遇到峭壁也要拉繩牽引讓水管順利通過,遇到馬路還得試著埋管線,將清澈的泉水流入部落水塔,再依時節分配到部落每一戶家庭。因此,能喝到這股清澈的泉水,族人無不心存感恩。

生命就如泉水一般,朝著出路繼續流向需要的地方,過程必經歷一次又一次的難關。當我們有決心朝著清楚的方向前進,縱使遭遇困境仍然不停滯,憑信心依靠上主繼續前進,許多事就會迎刃而解。當上主將律例典章和水泉賜給以色列民,正表示律例典章和水都是生活必需品,更是每個社會制度得以延續的原型。當我們能依靠上主擺脫生活的種種埋怨,願意挺身而出為社會努力,將可以一同經驗台灣處境下苦水變甘泉的恩典,也可以除去遇到阻礙就裹足不前的怯懦,繼續朝向未來的以琳之地邁進,經歷一次又一次苦盡甘來的神蹟。


默想:

當周遭的人面臨困境與苦難時,我要如何幫助他們有能力將苦水化為甘泉?

祈禱:

親愛的上主!謝謝祢一直陪伴我,一次又一次經歷祢的醫治與引領,讓生命苦盡甘來。奉耶穌基督的聖名祈禱,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