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190720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尊主為大

參考經文:出埃及記20章1~26節

我以外,不可敬拜別的神明。(出埃及記20章3節)

十誡,可說是基督徒最熟悉、常應用在生活的舊約經文。早期台灣教會初信的家庭,除偶像後,會在原來擺放神明桌的位置掛上十誡匾額,提醒初信的家人要尊主為大。十誡一開始便提到,認識上主的唯一性及在生命中的重要。第一誡明確說:「我以外,不可敬拜其他的神明。」(出埃及記20章3節)這提醒以色列人會面臨的挑戰,就是以其他神明取代上主地位的誘惑。

十誡的內容可歸納為:對上主的關係,和對人的關係。拜偶像的誘惑,不單使以色列人遠離上主,也破壞了人與人的關係。在以色列的歷史,人手所造的偶像,屢次成為致命的傷害。不論是聖經提及的巴力或亞舍拉,以色列人都因敬拜其他神明而敗壞生命、價值觀偏差。從過去到現在,偶像是無所不在的。現今的社會中,信仰最大的挑戰,似乎不再是人手所做的有形偶像,取代上主在我們生命地位的,可能是其他看不見的事物。

二次世界大戰的德國教會面對最大的挑戰之一,是對希特勒的效忠取代了基督的地位。當時德國教會眾多,卻只有少數牧師所組成的認信教會能站在信仰真理上,公然反對希特勒的錯誤。然而,他們也為此面對生命的威脅,因此許多參與發表〈巴門宣言〉的成員,不得不離開德國。潘霍華在危難的處境下,也曾前往美國,他自美返德後帶領地下神學院,一方面養成傳道人,一方面組織彼此支持的團契。在這種氛圍下,仍有神學生脫離了團契,去投靠國家教會。對此,潘霍華仍堅持基督是教會唯一的領袖。

在現代台灣處境,尊主為大很少會危及生命。然而,這並不是浪漫的宣告,而是生命的信仰告白。現今,台灣社會有更多無形的力量在基督徒和教會中,一點一滴取代上主的地位。以選舉為例,我們很容易就看到媒體造神運動,似乎某人選上就能解決一切問題。值得反省的是,教會有時也盲目參與其中。世俗的權力和財富,有時輕易地就奪取基督在我們生命中的地位。

「我以外,不可敬拜其他的神明」一直是對我們的挑戰。任何會取代上主在我們生命地位的有形與無形事物,我們都當提防。


默想:

我是否真的尊主為大?是否有一些有形或無形的事物,會取代上主在我生命中的地位?

祈禱:

親愛上主,我相信祢是我唯一的牧者和主宰,我的生命在祢手中,必然無所欠缺。求祢教導我學會分辨,不讓一切有形或無形的事物,取代祢在我生命中的地位。除祢以外,我沒有任何幫助。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