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30327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上帝phàng-kiàn囝

參考經文:馬太福音18章1~14節

你們要小心,不可輕看任何一個微不足道的人。我告訴你們,在天上,他們的天使常常侍立在我天父的面前。(馬太福音18章10節)

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除非你們回轉,變成像小孩子一樣,你們絕不能成為天國的子民。像這個小孩子那樣謙卑的,在天國裡就是最偉大的。」(馬太福音18章3~4節)回轉與變成像小孩,對馬太而言有相同意義,這是讓人丟棄世界的標準與價值觀,回到上帝的價值觀。在沒有上帝的世界,人與人之間會自然以強凌弱、富勝於貧、男貴於女、成人重於小孩……。什麼是回轉?就是摒棄人的價值觀,變成像孩子全然仰賴、相信父母般,全然信靠主,甘願順服,居下不居上。簡單說,耶穌要人甘願作小孩子。

接著,耶穌說話的對象,不僅指小孩,更指向剛決定跟隨祂的人。他們特別容易受誘惑而背離信仰,因此耶穌說:「無論誰使信徒中一個微不足道的人離棄我,倒不如用大磨石拴在他的脖子上,把他淹死在深海。」(6節)耶穌警告我們要自律,一再放縱自己,接受各種誘惑的下場,就是離棄祂。上帝的話告訴我們,在教會中,無論誰是多軟弱,多被邊緣化,都不能輕看他。誰會把99隻順服的羊放在山上,去找那隻任性自顧自跑不見的羊?也只有像這樣在意迷失羊隻的牧羊人,才能象徵那位關心每一位迷途兒女的上主,上主不願失喪小子裡的任何一個。

1895年底,三位年輕的英國宣教師梅監務(Campbell Moody)牧師、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 III)醫師與廉德烈(A. B. Nielson)牧師,抵達府城。廉牧師留在府城,梅牧師與蘭醫師被派駐彰化。梅牧師很會佈道、蘭醫師醫術很好,兩人在中部的配搭就像「腓利之門」(佈道)和「路加之門」(醫療)相輔相成。

梅監務與當時來台宣教師的最大不同,就是他與台灣人同吃喝、搭車坐三等座、穿同樣衣服。因此,他的英國同工甘為霖牧師戲稱他為「英國乞丐」。梅牧師的宣教主張,是以佈道為優先的宣教策略。當時,他每個禮拜幾乎會到鄉下佈道三四天,通常是到人群聚集的廟埕或市場,然後敲鑼或吹蘇格蘭號角,引起人們注目。接著,他會大喊:「上帝phàng-kiàn囝(上帝的兒子不見了)!」由於過去台灣村落人際關係緊密,因此誰家的孩子走失,全村人會一起去尋找。梅牧師藉著這種同情共感的心理,引發人好奇,把握機會傳福音。上帝愛我們,不願我們失落,祂親自下來尋找迷失之子,你願意被祂找到嗎?


默想:

我曾是失喪的小子嗎?我願意為主尋回失喪的小子嗎?

祈禱:

主啊,求祢讓我像孩子一樣,全然仰賴祢,有受教的心,甘願順服在祢的愛裡。使我有敏銳的心,明白祢呼召我尋回失喪之子,讓他們回轉到祢懷裡,求祢幫助我。奉主名求,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