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30328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廉價的饒恕?

參考經文:馬太福音18章15~35節

所以,我告訴你們,你們在地上所禁止的,在天上也要禁止;你們在地上所准許的,在天上也要准許。(馬太福音18章18節)

在馬太福音18章15~20節中,耶穌談到如何處理「教會」中饒恕的議題。在四卷福音書中,馬太福音是唯一使用「教會」這個詞的福音書。這意謂當時馬太福音的讀者──教會的信徒,正面對很大的挑戰。當時這群跟隨耶穌的門徒,正漸漸脫離猶太會堂,成為新的信仰群體──教會。過程中,他們不免被視為異類、不被接納。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信徒對基督信仰三心兩意,有些則在信仰上跌倒,甚至想走回頭路。這個新的信仰群體,免不了因為彼此的差異,而在關係上產生了張力。

耶穌很關注教會的群體關係,因此教導人如何對待犯錯、得罪自己的弟兄姊妹。耶穌並不是要人輕易看待犯錯者,或無條件地饒恕人,而是盼望信徒之間能互相坦誠、真實面對彼此。對待犯錯的弟兄姊妹,有漸進的過程。首先,是要在單獨相處時,指出對方的錯誤,而非當著眾人的面指責。他若不聽,那就進入下一步:請兩、三位見證人陪同,在指出他的錯誤時,有人作證。他若再不聽,就再進到下一步:將他的過錯向教會報告。如果他仍不聽,就把他當作外人或稅棍看待。顯然,耶穌提到關於饒恕的教導,是要雙方一起面對,才會有真正的饒恕。雖然一方願意饒恕,但犯錯的一方若不願坦誠面對,更不願承認錯誤,那破碎的關係將難以恢復。

接著,耶穌以積欠債務的比喻,來描述人與人之間的饒恕,是多麼不容易。比喻中,臣僕欠了王好幾萬塊的金幣,如天文數字的金額,讓這個臣僕完全沒有能力償還所有債務。在僕人苦苦哀求下,國王起了憐憫之心,願意免了他一切的債,讓他得釋放。但是,得釋放的僕人,遇到另一個欠自己幾塊錢的同伴,卻不願寬容對方。其他的同伴對此都感到悲憤,消息傳到王的耳裡。王知道這惡僕的行徑,便將他關入監獄。耶穌的比喻讓我們看見,人可以選擇饒恕或不饒恕。被得罪的一方有權做出選擇,而在比喻裡可以發現到選擇饒恕時,雙方的關係將得到恢復與自由。

現今教會在處理人際的衝突關係時,同樣需要從上帝而來的智慧。教會群體必須小心行使饒恕這個權利。在還沒全盤了解整個情況時,教會若一昧要求受害者無條件饒恕,那麼,在加害者不曉得自己如何傷害人或不願承認錯誤下,輕率要受害者饒恕,恐怕只會帶來二度傷害。真正的饒恕,需要雙方坦誠面對彼此,才有可能產生。饒恕不是廉價的,每一個真誠的饒恕,都得來不易。


默想:

教會要如何面對人與人的衝突關係呢?

祈禱:

親愛的主,求祢賜我智慧,使我在人際關係中能真誠相待,並學習真心饒恕的功課。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