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30727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不再單顧自己

參考經文:哥林多前書16章1~12節

關於籌款幫助信徒的事,你們可以依照我從前吩咐加拉太各教會的辦法去做。(哥林多前書16章1節)

保羅在談完關於復活的教義之後,話鋒一轉論到為有欠缺的肢體捐獻的事宜。當時,耶路撒冷的信徒遭遇貧窮與飢餓,保羅就在信中為他們籌募捐款。關於捐獻幫助其他信徒這件事,保羅在羅馬書15章25~31節、哥林多後書8章1~5節及9章1~15節,也都有提到。從這幾處經文,可以歸納出幾點關於樂捐的重點。

首先,樂捐,是幫助信徒及眾教會的事,包含幫助信徒急難的需要、支持教會和機構的福音事工。一般地方教會的奉獻,大部分運用在教會內部事工,樂捐則是對外的奉獻。教會的事工不只是對內培育,也包括對外宣教與關懷。因此,教會也應當要編列對外捐獻的預算。在台灣,有許多教會因教堂老舊不堪使用,或因天災受損,而提出建堂計畫。有些教會本身資源不足,便向總會、中會申請募款計畫,藉眾教會的幫助,讓上帝國得以開展。

第二,樂捐,是平時愛心的操練與累積。保羅建議,每逢星期天,信徒要按自己的收入照比例撥出一些錢,積存起來,交給教會,待他來時即可一起帶去耶路撒冷。今日我們若知道其他單位要來請安募款時,也可憑感動事先預備,才不會在捐獻的事上沒有預備,或因壓力和避免尷尬而勉強湊出來。

第三,樂捐,需要有行動。當年,哥林多教會有意願幫助耶路撒冷困苦的聖徒,內心有感動已經一年多(參閱哥林多後書8章10節、9章2節),但不知為何遲遲未有行動。很可能,當時要把捐款送達對方,本身就是一個難題。不像今日,我們可以用劃撥、轉帳等方式,快速將捐款送達對方。保羅肯定他們的心意,於是當起幕後推手,除了在信中請哥林多教會效法馬其頓教會,也派幾位同工去拜訪,勉勵他們用行動完成這件聖工。今天,許多教會或機構為了事工需要,會派同工到各教會拜訪,讓教會對捐獻事宜有所了解,進而感動奉獻。至於教會方面,也要樂於接納與招待前來募款的單位,以促進聖徒的相通與資源的共享。

有一個福音機構,曾經每個月都收到署名「二等兵」的弟兄固定奉獻1萬元。經公關部接洽得知,捐款者是一位低調又謙卑的中醫師。他說︰「奉獻是出於感動和認同,不是要人看見與出名的。」他並承諾會持續奉獻。直到某年,機構一連兩個月未收到他的奉獻,經聯繫才知他已安息主懷了。這位「二等兵」秉持對宣教機構的認同,堅持信念和承諾,其甘心樂意奉獻的行動,令人感佩。


默想:

我對樂捐的看法與態度為何?

祈禱:

親愛的上帝,願祢幫助我和我的教會,不再單顧自己,而能以奉獻的行動支持有欠缺的教會或機構。奉主聖名求,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