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40308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辨明基督是主的身分

參考經文:馬可福音3章1~12節

那些被汙靈附身的人一看見祂,就俯伏在祂面前,喊說:「祢是上帝的兒子!」(馬可福音3章11節)

有一位老師來到一所新學校報到,他看起來很年輕,學校同仁都沒人認出他是老師,「同學你要找誰?」「你是老師?通識教育的講師嗎?」「你剛入學喔?我跟你說……。」過去的努力,讓他早就累積豐富的經歷和學歷,所以很年輕就成為大學老師。但是,新學校沒人認出他是老師,直到他拿出證件,這個身分才被確認。走進教室更有趣,因為他外表看起來跟大學生年紀差不多,直到上講台開始上課,學生才發現老師原來早就在教室裡跟他們聊天了。同學們不禁議論紛紛,對新老師充滿好奇。學生們的好奇,不僅因為新老師外貌年輕,更在於他們對老師的想像,已經被刻板印象框住了。「他的外表應該更成熟一點」「他應該怎麼和人相處」「他的資歷應該……」,面對一個陌生的年輕人,要認同他是一位老師,顯然需要有新的認識。

當耶穌開始了傳道生涯,不論是醫治的行動、赦免的宣告或在安息日的神蹟,祂的言行都挑戰了當時人們對信仰的既有認識。特別是被認為最了解信仰、最能辨識彌賽亞的法利賽人,更是備受挑戰。今天的經文描述,在安息日,耶穌在會堂裡治好一位手枯萎的病人。那些法利賽人從會堂出來,立刻和原本彼此敵對的希律黨人商量怎樣對付耶穌,要殺害祂。他們否認眼前這位超出自己所能認識的耶穌是先知預言中的彌賽亞,甚至想以計謀殺害耶穌,這都顯出他們的無知和驕傲。反觀那些被汙靈附身的人,就是一般人無法理解、認為是超自然的邪惡者,卻俯伏在耶穌面前喊說:「祢是上帝的兒子!」(11節)這兩者的對比,讓你想到什麼?

在上帝創造的天地萬物之間,存在著我們窮盡一生都認識不完的事物。在信仰的歷史脈絡中,遵循真理的方向比遵守規範的方式重要。在各樣關係中認識基督的救恩、認識信仰的群體,都是一種對「未知信仰」的認識,有時又可稱為信仰見證或神聖經驗。就像耶穌的赦免和醫治臨到癱瘓病人時,讓身旁的見證者都很驚奇,並為此頌讚上帝說:「我們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

小組輔導曾接待幾個因為好奇來教會的青少年,這些青少年來幾個月後,某次分享他們之所以繼續穩定聚會,是因為台語禮拜。其實他們聽不太懂台語,但是當司會在禮拜中帶領眾信徒一起恭敬祈禱時,讓他們感受上帝同在的神聖與真實。這見證使我深知,基督是主的身分,是在去除框架的謙卑與渴慕中被辨識出來的!


默想:

身為基督徒,我希望自己的身分怎樣被認識?

祈禱:

主耶穌,感謝祢道成肉身來到世上,賜給我們正確的信仰,願祢開我的心,使我更深認識祢。奉主的名求,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