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0816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你報什麼消息?

參考經文:撒母耳記下4章1~12節

在洗革拉向我報掃羅死訊的人以為他帶來了喜訊。我抓住他,把他殺了。這就是我給那報信者的酬報!(撒母耳記下4章10節)

掃羅的元帥押尼珥死後,掃羅王朝等於宣告滅亡,經文敘事用「恐慌」形容當時以色列人的心理狀況。掃羅的兒子伊施‧波設有兩個軍長,他們溜入伊施‧波設的家,趁他午睡時殺了他,取下首級就馬不停蹄地去向大衛邀功。撒母耳記的特別之處,就是故事重複上演,而且總是驚人的相似。歷史的教訓,就是人永遠記不住教訓,彷彿印證傳道書1章9節所言:「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和合本)掃羅死後,也有人來向大衛報告「好消息」,以為能得到重賞,結果報酬是失去性命。同樣事件再次搬上舞台,軍官傳遞一廂情願的好消息,結果沒有豐厚報賞,只換來死刑的門票,無知的行為導致悲慘的結果。

西方有句極諷刺的諺語說:「地獄充滿美好的慾望。」或許報訊者純粹認為,跳槽到大衛那邊,前途才有希望。然而,即便立意良好,也可能會是災難。另一句更諷刺的諺語說:「通往地獄之路由無數善意鋪設而成。」沒有考慮後果,以為自己做了好事,反倒徒增困擾。所謂的「好」,端看從誰的立場判定。撒母耳記的敘事總是對應我們的經驗,帶來共鳴,也帶來反思的契機。敘事呈現一個主軸:人偏離上主的啟示,想靠自己讓上帝國來臨。強調「我」做了什麼,而非「上主」做了什麼。若我們每天所說的話是在傳報消息,那麼我們是在傳遞信仰的盼望?還是在散播謊言與是非?

「福音」在成為好消息之前,對人而言是壞消息,因為要承認自己的罪並且悔改,因此很多人抗拒上主的恩典。福音並非物質的享受或心靈雞湯般的安慰,福音具有顛覆的力量,讓人辨別好壞,有力量及勇氣面對墮落的世代。沒有人天生就懂得倚靠上主、沒有人天生就有信仰光環,即便大衛如此相信上主,也有缺陷。今日的教會不時傳出負面消息,但教會的不聖潔不會減損上主的聖潔,上主的榮光不會因此黯淡。人的缺陷不會讓上主停止給予慈愛及恩典,人的「壞」不會讓上主的「好」減少,反倒上主的「好」會讓人減少「壞」。因此,我們更明白經文敘事不斷重複,是要使人在相似事件中汲取教訓,不只談人的墮落和罪惡,更提醒人要仰望上主。傳福音不是談如何擁有能力,而是忠心當個傳報者。


默想:

在生活中我常傳講什麼樣的消息?我是常把焦點擺在負面消息,還是以信仰的眼光看待、尋找上主恩典的軌跡?

祈禱:

慈悲憐憫的上主,願祢藉著福音對我說話,調整我的生命能有基督的模樣,勇敢承認自己的錯誤,並以生命展現祢的慷慨憐憫,在生活中傳講盼望的信息,願祢的話語照亮黑暗的世界。奉耶穌基督的名祈禱,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