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0822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善意vs惡意

參考經文:撒母耳記下10章1~19節

過了一些時候,亞捫的拿轄王死了;他的兒子哈嫩繼位。大衛說:「我要對哈嫩表示友好,像他父親拿轄對我友好一樣。」因此大衛派遣使臣前往弔喪。(撒母耳記下10章1~2節)

這一章,我們看到大衛的好意,卻換來一場戰爭。經文敘述,亞捫人的王拿轄去世,大衛因拿轄過去與他友好,便派使臣前往弔喪。然而,繼位的哈嫩王卻受亞捫的領袖們蠱惑,懷疑大衛不懷好意,便羞辱大衛派來的使臣,把他們的鬍鬚剃一半,又割掉衣服的下半截,更進一步集結軍隊。這樣的舉動,無疑是向大衛宣戰。

大衛王得知消息,命令約押率領全軍出擊。我們從經文看見,約押擊敗了亞捫人,大衛後來也領軍擊敗敘利亞人。大衛真心對待亞捫的新王,不料卻換來絕情:從哈嫩羞辱使臣起,就破壞原本友好的關係了。哈嫩沒有查明事實真相,就選擇聽信讒言,在不正確的猜疑下,做了錯誤的決定,帶來衝突戰爭,造成許多不必要的傷亡。大衛無論對內(掃羅的子孫)或對外(亞捫王),其實都願意以恩慈的態度相待,對方的回應態度不同,卻也造成截然不同的結局。掃羅的孫子米非波設以感謝的心接受大衛王的施恩,哈嫩卻是將大衛王的善意曲解成惡意,以致興起戰爭。

這種真心換絕情的事件,也時常出現在我們生活的周遭。原本是一件好事,卻常常因為錯誤的解讀,而帶來相反的結局。教會當中也如此,出於好意的一句話若被曲解,常會造成信徒之間的爭辯,甚至傷害。我也曾有類似經驗,原出於好意的關心,卻被誤解為指責,進而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善意或惡意,常取決於人的觀點與解釋;不同的理解,會帶來不一樣的後果。可惜,人常常讓先入為主的想法,影響自己的決定。就如亞捫人的領袖與哈嫩王,因為他們臣服在大衛王朝之下,所以認定大衛憎惡他們,並假設大衛的使臣來者不善,猜想大衛可能想趁機攻打他們。於是,哈嫩表現出不甘臣服的態度,羞辱了使臣,又與敘利亞聯合招兵買馬企圖對抗大衛。這真是典型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做法。

錯誤的猜測,常常會影響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這提醒我們反思,在做決定與回應時,我是聽從誰的聲音?哈嫩因為聽了猜疑的讒言,做出錯誤的反應,以致造成更大的傷害。我們是否也常常容易人云亦云,覺得他人說得對,而缺少自己的判斷?是否忘卻聽從上帝的聲音,將他人的善意曲解成惡意,以致造成彼此之間更大的隔閡?求主憐憫幫助我們仔細觀察與聆聽,不曲解他人的善意,也讓我們所有的善意都能得到良好的回應。


默想:

當我要做決定或回應時,我會聽從誰的聲音?

祈禱:

主啊!求祢幫助我聆聽祢的聲音,賜我智慧來辨明祢的作為;也幫助我不隨意猜測他人心思,不做出錯誤判斷,但求慎思明辨,不致曲解人的善意成為惡意。奉主名求,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