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0909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當缺乏成為提醒

參考經文:以西結書4章1節~5章4節

祂又說:「必朽的人哪,我要使耶路撒冷絕糧。每當人民按配給的份量吃餅喝水的時候,他們會焦急,悲歎。」(以西結書4章16節)

上帝要以西結用一系列戲劇性的預表行動來傳達信息,包括躺臥、捆綁和配給食物。這些行動不只是預言性的表徵,更是親身經歷即將臨到的苦難。當上帝宣告要使耶路撒冷絕糧時,祂要以西結以極有限的食物和水度日,藉此體現被圍城的困境。這種親身示範的方式,使信息不再只是言語的傳達,而是具體可見的預告,讓人民更深刻體會即將面臨的處境。

「按配給的份量」這詞彙,特別值得注意。在希伯來文中,這詞帶有「精確計量」之意,暗示極度缺乏的景況。當城市被圍困,糧食短缺往往是最大威脅。上帝要以西結實際體驗這種缺乏,不僅是為了預示未來,更是要他以身作則,讓人明白上帝的管教是何等真實。「焦急」和「悲歎」生動描繪在極度缺乏中的心理狀態,反映出物質匱乏如何影響人的心靈狀態。這種體驗讓我們看見,當人處於極度缺乏時,不只是身體的煎熬,更會帶來心靈的壓力。

2023年小犬颱風重創蘭嶼,近百房屋遭毀、通訊設備中斷、港口遭嚴重破壞。蘭嶼成孤島,將近一週沒有船入港,島民獨自面對滿目瘡痍、沒電又將斷糧的困境。筆者的太太在島上事奉,親身經歷了經文所述絕糧的景況,必須謹慎分配糧食,與族人彼此扶持度過危難。這次災難帶來深刻省思,許多族人更重視自給自足的能力:有的建立小魚塭確保食物來源,有的養殖蛋雞,更多人投入永續農業。這些努力都是為了在下次災難來臨時,可以更有能力面對絕糧的挑戰。這樣的轉變提醒我們,有時困境反而能激發社群的韌性,帶來正向的改變。台灣或許也要從蘭嶼經驗中獲得啟示,畢竟在面對中共的威脅下,我們也隨時處在糧食或能源斷絕的危機。

以西結的經歷提醒我們,物質的缺乏常常是上帝用來喚醒我們的方式。當我們習慣於豐足時,容易忘記這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有時,上帝容許我們經歷缺乏,為要我們學習更深的功課:看見他人的需要、學習感恩知足、重新思考什麼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這不是要我們輕看物質的重要性,而是提醒我們:即使在缺乏中,仍然可以經歷上帝的同在與供應。更重要的是,這些經歷能夠塑造我們的品格,讓我們學會在困境中互助關懷,並在上帝的帶領下,尋找更有智慧的生存之道。


默想:

當我面對缺乏時,我是否願意從中學習上帝要教導我的功課?我又如何在富足時記得關懷那些仍在缺乏中的人?

祈禱:

慈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在豐富時存感恩的心,在缺乏時仍然信靠祢。讓我能夠看見並關懷周遭有需要的人,使我的生命能夠反映祢豐盛的慈愛。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