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0923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歷史的主宰

參考經文:以西結書17章1~24節

田野裡所有的樹木都會知道:我──上主砍倒大樹,使小樹長高;我使綠樹枯乾,使枯木茂盛。我──上主這樣宣布了。我說了,我一定實行。(以西結書17章24節)

在歷史的變遷中,人都期待站在歷史的浪頭上,能夠再創生命的高峰,而不是被歷史的巨輪輾壓,以至於永遠傾倒不起。當國家發生巨變,掌權者三心二意、陷入危機的時刻,以西結在巴比倫發出先知的信息,點出亂局中的的脈絡和上主的作為。

今天的經文,是以比喻的方式呈現猶大國末期的處境。比喻中出現兩隻大老鷹,第一隻代表巴比倫,於主前597年把約雅斤王擄到巴比倫當人質,另立了約雅斤的叔叔瑪探雅當傀儡,把他改名為西底家,與他締結條約。西底家王卻不遵守條約,圖謀聯合第二隻老鷹──埃及,來背叛巴比倫。在政治上,這叫做謀略,聯合次要敵人來打擊主要敵人。但是,在先知的眼中,這是看不清時勢的愚昧行為。耶路撒冷必須為她背叛上主的罪行付出相當的代價,巴比倫就是上主施行懲罰的工具。

先知耶利米也和以西結一樣,面對了相同的情勢。當時,一位先知哈拿尼雅發出預言,聲稱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人,兩年內就會重返耶路撒冷(參閱耶利米書28章)。但是耶利米寫信給被擄到巴比倫的以色列人,指出他們必須等70年才能回來,因此要他們建造房屋,耕種田地,並且要結婚生兒育女,還要為他們所居住的城市謀福利、為他們的繁榮(平安)代求,這樣他們就能同樣得平安(參閱耶利米書29章)。歷史的走向掌握在上主的手中,倚靠上主洞察時勢的人,才能在歷史的巨變中得到上帝的看顧。

回顧歷史,當清國與日本戰爭失敗並簽下《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時,不少台灣人義憤填膺起來反抗而犧牲。在歷史變動時刻,北部有李春生長老、南部有巴克禮與宋忠堅牧師,引導日本軍隊和平進城,避免血腥屠殺,減少許多傷亡。日治時期,日本在台灣實行殖民統治50年,把台灣人當作次等國民,引發台灣人不滿;但另一方面,日本將西方文明帶入台灣,進行全面基礎建設、生態調查、土地規畫,使人民受教育,則對台灣發展打下良好基礎。至今,許多基礎建設如水庫和灌溉系統,都令台灣人感念日本人的用心。

唯有上主才是歷史的主宰,唯有以敬畏上主的心,細察時勢的變化,才能在歷史的逆流中,找尋出光明的未來。先知耶利米、以西結就是很好的典範。


默想:

在美國和中國兩強相爭的國際局勢下,台灣的基督徒當如何面對挑戰?

祈禱:

全能的上主,祢是歷史的主宰,唯有相信祢,才能在動盪中站穩;祢也是我生命的主宰,唯有相信祢,我才能安然走過荒漠,進入迦南。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