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1110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求表現?

參考經文:加拉太書6章11~18節

那些喜歡在外表上炫耀的人才勉強你們接受割禮。他們這樣做,無非是怕為基督的十字架遭受迫害。(加拉太書6章12節)

信徒求表現、為主大發熱心不對嗎?保羅為什麼嚴厲指出那些要求人接受割禮的人的不是?在加拉太書中,重大爭議在於猶太基督徒與外邦基督徒的權柄之爭:到底誰可以帶領教會?教會的禮儀制度該由誰決定?是由熟悉猶太宗教的猶太基督徒來決定?或是聽信福音而受洗歸入基督的外邦基督徒決定呢?看來,似乎誰影響力大,就由誰決定教會走向。保羅要指責的,正是那些在教會裡自認有權柄的人、用律法勉強他人的人,他們都無視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的救贖功效。在信仰團體裡,過度強調禮儀的重要性,往往會忽略人在儀式中的角色。但耶穌救贖的對象是人,並不是禮儀。

信徒力求表現,常常表現在遵行宗教禮儀上,以此作為是不是好信徒的判斷。有此想法的人認為,這樣就達到宗教的要求,殊不知已偏離基督信仰的真諦。基督信仰的終極關懷是一個人能否成為新造的人,若沒有將眼光放在悔改與生命轉變,企圖得到耶穌基督十字架救贖的任何手段,都會偏離正道。人若不照基督的吩咐生活,不以基督的生命面對這世界的挑戰,卻想用其他方式包裝信仰,他的生命表現就會與基督的樣式大相逕庭。保羅直指這樣的人背後的動機,就是怕為基督的十字架受迫害。

不要包裝信仰,就是最真誠的信仰表現。在現代教會裡,同工之間的摩擦,也常與加拉太書中的提醒類似。同工看待服事時,有的強調「禮拜的莊嚴」,有的看重「群體的關係」,有的認為重點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有沒有順暢」、「事工能否順利合作搭配」等。在每一個環節上,眾人都力求表現,認為把自己看重的事做到最好,就是獻給上帝。然而,人若忽略眼光不同會帶來做法的差異,就會在教會引發衝突,造成「誰的標準才是標準」的問題。

反思我們在教會與神學的學習,是柔軟自己的心向人敞開?還是以這些學習為標準來衡量其他人呢?教會應學習基督的樣式,以耶穌受苦、復活的生命為目標,並以「成為新造的人」為終極關懷來努力。以這樣的眼光看待自身行動,時時反省自己生命的轉變,來回應上帝的恩典,才是教會應有的眼光。基督徒要小心的是:不要讓自己的信仰感動成為壓迫別人生命的來源。


默想:

我怎麼做才能聚焦在基督的救贖上?真理如何幫助我的信仰更開闊,使我的生活實踐更符合上帝的心意?當我與人分享福音時,是否讓人因上帝的恩典感到喜樂而非壓力?

祈禱:

主啊,求祢幫助我,不以自己的信仰感動為標準,也要有眼光看見每一個人都是祢所救贖的,讓我有謙卑的心與教會的弟兄姊妹們一起服事祢。奉主的名求,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