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1122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踏實地往前走

參考經文:以斯拉記6章1~22節

我現在命令你們要幫助他們重建。他們的全部費用要儘快從王庫中、河西省稅收的部分撥出,以免工程停頓。(以斯拉記6章8節)

重建聖殿的過程很漫長,但漫長非僅指時間,更是要從藍圖看到終點的挑戰。這好比人要去一個陌生地方,因為對距離和環境不熟,去程曲曲折折,難免焦慮地問:「到底還要走多久?」回程則因有了經驗,而能放鬆心情,快速抵達。以色列人重建聖殿的過程正是如此,並不能按照藍圖和進度穩定地進行,反而因諸多挑戰而停頓。外部挑戰是被殖民的政治壓力、宗教的對立、官員的刻意刁難與反對者的攻擊;內部挑戰則是人民的嘲諷、放棄努力,以至工程擺爛。由於以色列人缺乏信心,把重建聖殿的工作置身事外,顯示這個信仰群體與上主的關係很疏離。

雖然以色列人重建聖殿過程因受阻而心灰意冷,但上主從來沒放棄他們。原本波斯官員想阻止重建聖殿,以此向大流士皇帝表達忠誠。但是大流士皇帝查明歷史真相後,承繼塞魯士皇帝的詔書,再次下令官員不可干涉聖殿重建,反而要全力供應材料與祭司的需要,否則將被處以極刑。詔令上甚至說,若有人意圖刪改這命令,想毀壞聖殿,願那位選擇耶路撒冷作為敬拜場所的上帝推翻這人(以斯拉記6章12節)。一位殖民統治者竟顧念被殖民者的權益,支持其信仰,甚至出資重建聖殿,這豈不是上主保守的明證?

上主一再興起以色列人的領袖、先知、祭司,甚至使用外邦皇帝成為重建聖殿的推手,鼓勵祂的百姓同心建造聖殿與城牆,與祂重新建立連結。這不是倚賴某些特定對象就可完成的目標,而是需要所有群體共同投入,也是眾人無法迴避的責任。以色列人要重建的不只是聖殿,也包括靈性生活、宗教節期與制度。而這些工作便是祭司以斯拉的使命,藉此喚起信仰群體的良知,共同忠於上主。最後,聖殿竣工了,各支派獻上祭物感謝上主,並回復穩定的聖殿事奉。試想,聖殿從被毀到重建的過程,究竟付出多少代價呢?

1935年11月22日,是台灣史上首次官辦選舉的日子。在日治期間,台灣人從武力抗爭轉向體制內的請願與地方自治運動。雖然選舉被設下諸多限制以致結果不如預期,但整個過程有許多人透過演講、自製宣傳曲,喚起人民思考自己的身分認同,成為重要里程碑。回顧台灣歷史,民主自由得來不易,願習慣舒適圈的民主富二代能記取歷史、傳述故事、珍惜民主自由,踏實地往前走每一步。


默想:

走在看不見前方狀況的路途時,如何調整心態來穩定步伐?假若我身為主管或握有權力,會如何看待位階較低的人?

祈禱:

至高的上主,祢始終顧念卑微者,傾聽他們的嘆息,這完全出於祢的公義與憐憫。願我擁有祢的眼光與心腸,善盡自己的責任來顧念身邊有需要的人。奉主耶穌聖名祈求,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