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1125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尋回身分的意義

參考經文:以斯拉記8章1~14節

下面是亞達薛西作皇帝時,跟我──以斯拉一起從巴比倫返回耶路撒冷那些宗族領袖的名字。(以斯拉記8章1節)

以斯拉接受亞達薛西皇帝指派的任務後,便著手預備回耶路撒冷的計畫。他清點所有要返回耶路撒冷的宗族領袖和一切所需的物品,並列出各宗族領袖的名字與各宗族人數。早期猶太社會在計算人口時,通常只計算成年男性,女性與未成年孩童不予計算。若照此推估,回歸故土的實際人數應該比紀錄的人數多兩、三倍。

在上主的帶領下,猶太人的回歸分三階段。第一階段由所羅巴伯主導,主要任務是預備重建聖殿的材料。相隔80年後,第二階段由以斯拉主導,主要是建置聖殿禮儀與教導人民律法。13年後,第三階段由尼希米主導,重點是重建城牆。當尼希米聽到耶路撒冷的城牆與城門被破壞,就為人民沒遵行誡命而呼求上主赦免,並親自帶領人民重建城牆,使他們能真正得到保護。

從不同階段的歸回紀錄,我們可看到被擄的以色列人當中,大多數是具備專業的社會菁英,包含執行宗教禮儀的祭司、精通律法的經學教師,以及製造各樣器具的匠師與建築工匠。被擄的歷史看似被根除、拆毀、破壞、推翻,實則應驗了先知耶利米的預言──歸回者最後帶著波斯皇帝的詔令,順理成章地回到故土,進行建立與栽培的工作(參閱耶利米書1章10節)。雖然重建的過程漫長且充滿挑戰,但是以色列人仍在上主與祂的僕人帶領之下,一步一步奠定了基礎,並且尋回自己身分的意義。

以斯拉記8章詳細記載了跟隨以斯拉歸回的宗族領袖名單,除了一般民眾,特別提到祭司與利未人。這些聖職人員按照以斯拉所規劃,整體啟動耶路撒冷聖殿所需要進行的禮儀,所有的禮儀都是為了堅固群體的信仰根基。在聖經中,我們可以看到以色列人主要透過律法及祭司的聖職角色,來規範群眾的生活與信仰。

在以斯拉記中的幾份名單,其實暗藏了一些玄機。例如,第8章的名單成為重要伏筆,與第10章記載那些娶了外族女子的名單相對應。這樣的鋪陳形成強烈的張力,凸顯名字所代表的身分是很重要的。那些值得珍藏的歷史紀錄,往往是有血有肉的生命所面對的掙扎與矛盾。願我們尋回身分的意義,讓名字不僅記念父母對我們的期待,也書寫了上主帶領我們走過高山與低谷的故事。


默想:

即便以色列人經歷長久的被擄生活,當他們能歸回故土時,有一群人已做好預備要為主所用。那麼,身為基督徒的我是否清楚自己的身分?我如何傳承信仰,成為下一代的祝福?

祈禱:

昔在、今在、永在的上主,當我藉由歷史看見祢的帶領時,不禁讚嘆祢的美善與智慧。求祢堅固我的信心,使我的生命綻放美麗的信仰花朵。奉主的名祈禱,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