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1203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分工合作

參考經文:尼希米記3章1~32節

城牆是這樣重建起來的:大祭司以利亞實和他的祭司同事們重建羊門,安好門扇,把它奉獻了。他們又築城牆,直到百樓和哈楠業樓,把它奉獻了。(尼希米記3章1節)

在尼希米的召集下,歸回的猶太人預備好重建城牆了。今天的經文記載了重建的人力與工作分配,一般人和宗教領袖全都投入了工作,有的人修築城牆,有的人重建城門,所有人都為了共同的目標努力。12節特別提到:「哈羅黑的兒子,管理另一半耶路撒冷區的沙龍修造了再下一段。他的女兒們也幫了忙。」在當時的猶太社會,女性並不被看重,然而在修建城牆的重要工作上,卻可以看到沙龍的女兒們參與其中。可見,在重建工作上不分男女都能貢獻自己的力量。

這項重建工作中,大祭司以利亞實和他的祭司同事們,是值得效法的典範。祭司是猶太群體的宗教領袖,他們原負責聖殿敬拜和獻祭的工作,或許沒必要親自做粗重的工作,大可站在一旁督促他人或指點出哪裡做得不夠好。但是祭司們並沒有自命清高,反而參與了第一個城門和第一段城牆的修建;他們沒有倚仗身分地位,而是放下身段親自做工。城門完成後,祭司們便將它奉獻給上帝;緊接著,他們開始修建城牆,完成後也舉行奉獻儀式。祭司們以身作則,用行動告訴猶太人重建聖城的重要。同時,他們也沒有忘記本身的職分,一完成城門與城牆的建造,便將它們奉獻給上帝。祭司們把重建的工作和他們的職分結合,展現他們對這件事情的重視。

就在祭司與民眾一起投入重建時,提哥亞城的領袖卻拒絕督工指定的工作。這些領袖拒絕配合的原因,或許是自以為身分地位比較高,而不願受指揮;或者是他們有自己想修建的部分,如城門這種較容易被看到的地方,這樣才能受到關注與讚美。不過,提哥亞城的人民和那些領袖不同,他們後來還自願修造第二段城牆(27節),他們顯然比那些自以為是的領袖更值得被稱讚。

雖然少數人不配合,但重建工作仍讓猶太人更團結。眾人同心合意去完成一件事,也是一種精神的凝聚。今天的經文也提到,人們修造自己房屋前的城牆(23、28、29、30節),顯示人們做的事若和自己密切相關,會更願意付出;當人感到自己是團隊的一分子,會更積極投入。此外,女性和祭司都參與了修建工作,顯示整個群體是包容多元的,不同身分和角色的人都能貢獻力量。這種包容性和歸屬感,讓猶太人更團結合一。這也提醒現代的教會,在團隊事奉中,每一位成員的歸屬感和付出都很重要。


默想:

在教會中,我曾為了某種原因拒絕被指派的服事嗎?如果還有機會受邀請參與同樣的服事,我會如何回應?

祈禱:

主上帝!求祢幫助我在教會或職場都能學習與人分工合作,而非只挑選輕鬆或被關注的服事和工作。奉主的名求,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