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週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研經網站訂報退報
2020 年 第 3  季 第 02 週 發刊時間:每週六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與上帝國相遇

參考經文:馬太福音13章1~9,13章18~23節

13:1 撒種的比喻 同一天,耶穌離開了家,到湖邊去。他坐下。2 一大群人集合到他跟前來,所以他上了一條船,坐下;群眾傍著水邊站著。3 他就用比喻向他們講解許多事情。他說:「有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4 他撒的時候,有些種子落在路旁,鳥兒飛來把它們吃掉了。5 有些落在淺土的石地上,因為土壤不深,很快就長苗;6 但太陽一出來,幼苗給曬焦了;又因為根不夠深,就枯乾了。7 有些落在荊棘中,荊棘長起來,把幼苗擠住了。8 另外有些種子落在好土壤裏,長大結實,收成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也有三十倍的。」9 於是耶穌說:「有耳朵的,都聽吧!」13:18 「所以,你們要明白這撒種比喻的意思。 19 那聽了天國的信息卻不明白的人正像撒在路旁的種子,那邪惡者來到,把撒在他心田裏的信息都奪走了。 20 那撒在石地上的種子是指人聽了信息,立刻樂意接受, 21 只是扎根不深,不能持久,一旦為了信息而遭遇患難或迫害,立刻放棄。 22 那撒在荊棘中的種子是指人聽了信息以後,生活的憂慮和財富的誘惑窒息了信息的生機,無法結出果實。 23 那撒在好土壤裏的種子是指人聽了信息,並且領悟了;他結出果實,收成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

◆撒種的故事

近年台灣教會有些流行用語,如國度宣教、天國文化等,不過多數長老教會對這些很陌生,以致受限於其他教會的解釋。耶穌的教導應該讓人看到,天國不是只有個人上天堂的救恩,而是上帝在祂的創造中重新掌權,所帶來的新世界。成為基督徒不是拿到「天國」門票等著上天堂,而是受呼召在地上活出「上帝國」的樣式。

馬太福音中,耶穌用比喻來解釋上帝國,以人們能了解的事物,來闡釋人不易理解的真理,目的是使上帝的真理淺顯易懂。不過,現代人大多沒有農作經驗,因此當時的人容易理解的比喻,對現代人來說,反而有些困難。耶穌時代的巴勒斯坦,可耕種的土地主要是旱田,而不像台灣是水田,當地的田並沒有田梗。因此經文提及,有人出去撒種,有些種子落在路旁,有些落在石地或荊棘裡,這是我們可以理解的。耶穌把撒在路旁、石地、荊棘裡的種子,對比撒在好土壤的種子。前三種狀況,種子並無法順利成長,但落在好土的種子,會因土地肥沃而生長良好。耶穌把種子比喻為上帝國信息,土地是人內心的態度,那落在好土壤的種子能收成百倍,是人和上帝相遇的美好結果。收成「百倍」,是種子成長結實所帶來不可思議的力量,超過我們看到種子本身時所能想像的。

◆讓人與上帝相遇的撒種

這個比喻,耶穌提及「天國的信息」在不同人心所產生的差異。傳統上,對這個比喻的應用大多放在宣揚福音的背景,要我們把比喻當作不一樣的未信者領受福音的實況。有許多人接觸福音後,種子未能在生命生根長大,而唯獨撒在好土,福音種子才能成長結實,勉勵我們當盡力撒種。

然而從原來的處境來看,耶穌這個比喻是對上帝的子民猶太人說的,而不是新約下的「非猶太人」。若我們回到原經文,會發現耶穌所指的土壤,並不是指信與不信的差別,而是許多信上帝、心態卻不同的差別。身為基督徒,我們相信上帝的國度會臨到,並讓這信息在我們的生命結實百倍嗎?或者我們只是作掛名的基督徒,讓世俗的財富和生活的困難,把信仰逼到一個小角落?

對於心態的不同,我們常有刻板印象,好像某些人是固定在某種特定的土壤。然而在牧會中卻看到,人的內心態度常是處於變動狀態。在同一人身上,某段生命經驗可能是好土壤,有時則像荊棘或石頭。我們的心大概很難不被世上的思慮塞滿,就如落在荊棘裡的種子一樣。不過務農者都知道,可以透過努力來改變土壤的本質,使之成為好土壤。同樣的,人的生命不可能完全沒有石頭、荊棘,重要的是如何除去這些雜質,使我們的心成為好土壤。

◆天國對我們的意義

天國已經臨到,但尚未完全。耶穌的撒種比喻提醒我們,內心要常保持好土壤的狀態。天國已臨到,意謂我們可以在生活中體會天國的美好。這和種子落在好土、結實百倍的關係是什麼呢?

2019年12月,中國武漢爆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快速蔓延,死亡人數急遽攀升,全球籠罩在恐懼中。回顧歷史,所有的流行病都在在突顯人性的軟弱。歷史上曾發生多次瘟疫,對人類的生存帶來極大威脅。在中世紀的歐洲,約有30%~60%人口死於黑死病。17世紀,歐洲再次爆發瘟疫,英國也不能倖免,疫情從南往北延燒。當時,有人在南部感染,逃到北部的亞姆村(Eyam),造成這個只有344人的小村莊的恐慌。當時,村民為了保命,紛紛想朝北逃離。但村裡的威廉牧師站出來,對村民說:「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感染,如果已經感染了,逃與不逃都是死,但逃出去一定會傳染更多人。留下來吧!讓我們把善良傳遞下去,後人會因禍得福。」

我們看見,在人們軟弱面對瘟疫時,信仰產生了巨大的力量。威廉牧師說服亞姆村的村民留下來,染病者更自我隔離,最後全村僅30幾人倖存,卻也成功阻擋瘟疫擴大蔓延。

當瘟疫來臨時,或許會顯露人性對死亡的恐懼和自私的一面。但從上述的見證,我們也看到當基督徒的內心是好土壤的狀態時,上帝的國度就在其上開展,發出百倍的力量。耶穌表明,上帝的道和福音就是「天國的信息」,只有落在好土壤,才能發芽成長結實,對聽的人產生效用。或許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受世俗影響,內心也常常像硬土、充滿石塊和荊棘,我們是否願意努力除去心中的石塊和荊棘,讓內心成為鬆軟的好土壤,使上帝的道能在其中發芽成長,並結實百倍呢?

討論題綱:

1.請分享你對上帝國的經驗和看法?

2.請分享,你現在的生命像撒種比喻中的哪種情況呢?

3.你是否曾在主日講道中感動呢?上主的信息如何影響你?

代禱事項:

1.為自己禱告,願你我的心成為好土壤,使上帝的話能在我們心中發芽成長、結實百倍。

2.請為你的教會代禱,願更多弟兄姊妹在牧師的講道中,經驗更多感動,生命有所改變。

祈禱文:

愛我們的上主,當我們領受祢話語的信息時,求祢幫助我們省思自己的生命,使我們學習在真理的教導下,內心成為好土壤的狀態。幫助我們在我們閱讀祢的話語時,能感受到聖靈動工,使我們明白真理。透過聖靈的工作,讓我們知道祢應許的真實,也催促我們所言所行能見證祢的名。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行動參考方案:

1.再次閱讀今天的經文,思考上主的真理在我生命中的作為。

2.回想生命中的各種經驗,體會上主在我們生命中如何掌權、展現能力,並將此記錄下來,為此獻上感恩。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