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40321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偉大的內涵

參考經文:馬可福音9章33~50節

為了我而接待這樣一個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接待我的,不僅僅是接待我,也是接待差我來的那一位。(馬可福音9章37節)

在16世紀宗教改革時期,塞爾韋特(Michael Servetus)因堅持反對三位一體教義,被日內瓦議會判為異端,遭處以火刑。王崇堯牧師在〈加爾文與Servetus的死刑〉一文提到:「1553年10月27日,火燒的綠色木頭從Servetus的腳向上燒,他尖叫著並向耶穌祈禱,火焰順著他的身體向上蔓延……。」對此,今日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只能選擇站在「維護教義」的立場,迴避當年加爾文和教會為鞏固自身權力而做出將人處以火刑的罪責嗎?

「成則公侯,敗則賊」這句俗諺,正說明歷史上的朝代更迭,為求成功而互相傷害、打擊異己的鬥爭結果。而視成功者為偉大、正統,失敗的淪作寇賊、異端,正反映人性追求權力慾望的偏執與自私。在歷史上,基督教會或跟隨耶穌的團體有這種跡象嗎?耶穌又會用什麼方式來處理?

馬可福音9章記載,當門徒爭論誰最偉大時,耶穌以「作大眾的僕人」(35節b)、「為了我而接待這樣一個小孩子的」(37節a),指出偉大的內涵需以卑微的服事作為評量。耶穌不僅不輕看門徒想成為「最偉大」的期望,還鄭重指導他們該如何做。耶穌的解釋推翻門徒的想法,也顛覆世人對權勢與功名利祿的成功認知。

耶穌要我們付出行動與代價,保護受助的對象。誰是需要幫助的對象?正是接下來的經文所述,門徒約翰禁止的對象──奉耶穌的名趕鬼的人,即新加入耶穌團體的人。耶穌所指需要幫助的對象,正是約翰所排擠的人,兩者形成強烈的對比。相似的教導也反映在下一段經文:寧可自己損失,也不要使任何一個微小的信徒離棄主。今日的經文對我們說話:要作眾人的僕人、要接待小孩子、不要使任何微不足道的人離棄耶穌;為了達成一同進入上帝國的願望,犧牲自己的好處去服事別人,是必要的。

德蕾莎修女有一回在印度搭火車時,看見外頭一棵大樹下坐著一個瀕死的流浪漢。她想去安慰那人,但只能等火車到站時,再急忙回頭趕往那棵大樹的地方。德蕾莎曾在演講中說:「一顆純潔的心,很容易看到基督,在飢餓人中,在赤身露體的人中;在無家可歸的人中,在寂寞的人中……;我們必須在愛中成長,為此我們必須不停地去愛,去給予,直到成傷。」成為卑微,去服事微小的人,這就讓人看見「偉大」了。


默想:

我對偉大的認知是什麼?我最需要爭取的偉大又是什麼?

祈禱:

親愛的聖靈,願祢引導我看見、注意微小的、需要接待的人,並且賜我行動的力量,去親近、去愛他們。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