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0114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自由的新生命

參考經文:利未記14章1~57節

祭司要在那將被宣布為潔淨的病人身上灑血七次,然後宣布他是潔淨的。祭司要放走那隻活鳥,讓牠飛向郊野。(利未記14章7節)

利未記14章詳載,祭司以兩隻鳥、香柏木、朱紅線和牛膝草等,為痲瘋病患者行潔淨禮。祭司要在病人身上灑血七次,宣布他是潔淨的。把沾著血的活鳥放飛,則象徵病人得到自由,可重新進入群體。聖經學者凱爾(Carl F. Keil)解釋,放飛活鳥象徵患者「浸透了新的活力,從舊日疾病的羈絆中得釋放,可以重返……與他同胞團契。」這放飛活鳥的儀式象徵被隔離於營外的病人彷彿從死地重生,重獲與人團契的能力。保羅也曾以「與上帝隔絕」表達人犯罪、沒有生命的景況,點明人因犯罪違抗上帝的命令,就是在靈性上死了,勸勉信徒在基督的生命裡合一(參閱以弗所書2章)。

今天的經文提到,祭司獻上贖過祭,將羔羊的血塗抹在那要求宣布潔淨的人的右耳垂、右手和右腳的大拇指上,以此表明人樂意全然獻上,歸屬上帝。原本絕望的人,如今得與上帝恢復和好關係,成為重獲新生命的自由人。可見,痲瘋病人得痊癒,完全是出於上帝的恩典,不是祭司有治病能力。這段敘事也預表耶穌被殺流血,贖回人的生命──因著上帝救贖的盟約,藉著基督羔羊的血,讓原本遠離上帝、沒有指望的人得到救贖,不再與上帝隔絕。

那麼,自由的新生命有哪些表徵?在羅馬書12章1節b,保羅說:「我勸你們把自己當作活活的祭物獻給上帝,專心事奉祂,蒙祂喜悅。這就是你們應該獻上的真實敬拜。」可見,自由的新生命是能真實敬拜上帝的生命,讓人樂意將自己全然獻上,專一事奉,做上帝喜悅的事。在上帝恩典的應許中,自由的新生命所代表的是一個聖潔、領受活水、經歷復活大能的新生命。這樣的生命,能夠呈現耶穌基督復活所帶來的活潑盼望,是蒙上帝喜悅的生命。

可惜,今日有許多信徒受「好基督徒」的刻板印象和錯誤認知框住,原本應能專心事奉、蒙上帝喜悅的新生命,面對信仰時卻產生莫名的抗拒與壓力,心靈不再自由。這種錯誤的框架,無法為人帶來活潑盼望的信仰生命力,反而帶來束縛與限制。於是,在現代忙碌的生活中,「我無法成為好基督徒」便成為一種令人對教會卻步的合理化理由。宗教框架的束縛與限制,更是將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猛力地從教會推開。唯有遠離過度簡化的教條式信仰及挑起罪惡感的宗教認知,才能使人重獲信仰生命的自由!


默想:

在禮拜過程中,我能自由地敬拜嗎?信仰帶給我比較多的是活力,還是宗教性的束縛感和死氣沉沉呢?

祈禱:

祈求聖靈的同在,使我能脫離一切外在的束縛,自由地來到上帝面前敬拜、服事,且經歷耶穌基督復活的盼望與活力。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