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0314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耶穌在哪裡?

參考經文:路加福音5章1~39節

有一天,耶穌正在教導人,有些從加利利各鄉鎮和猶太、耶路撒冷來的法利賽人和法律教師也坐在旁邊。主的能力與耶穌同在,使祂能治好病人。(路加福音5章17節)

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傳揚有關上帝主權的福音。耶穌樂意親近受到藐視與厭棄的人──如漁夫與稅吏,也醫治那被隔離與輕忽的人──如痲瘋病人與癱瘓病人,使他們能得著救恩與盼望。從19世紀開始,不少外國宣教師為了傳揚耶穌基督愛的福音,相繼來到台灣,寫下許多美好的宣教故事。

有「台灣痲瘋救濟之父」之稱的戴仁壽醫師,1911年從加拿大來台灣宣教,曾任新樓醫院和馬偕醫院院長。在台服務期間,戴醫師發現痲瘋病問題,用心研究治療方法,並於1934年日治時期在淡水創建台灣第一個痲瘋病患家園──台灣樂山園。戰後,國民政府接管台灣,實施土地政策,樂山園差一點被徵收。因戰爭被迫離開的戴醫師夫婦當時回台奔走爭取,終於化解危機。1954年,戴醫師從基隆搭上經日本返加拿大的船隻,於途中病逝。後人依照戴醫師生前遺願,將其骨灰帶回台灣,與他的夫人同葬於樂山園。

有「台灣山地醫療之父」之稱的井上伊之助,同樣於1911年來到台灣,深入新竹山區的泰雅爾族部落宣教。他的父親於1906年在花蓮開採樟腦,不幸遭當地原住民殺害。井上伊之助原本抱著「為父報仇」的心態,但受到上帝的話語感動,下定決心來台向殺害其父的原住民傳講耶穌基督的福音。當時治台的日本政府禁止向原住民傳教,井上伊之助為了接觸原住民,特別去學醫,藉著醫療來接觸原住民,趁機傳福音。1911年,井上伊之助舉家來台,但三個孩子因當時生活環境極差而病逝。雖然如此,他還是持續在許多原住民部落醫治病人,以愛宣揚耶穌基督的福音。

戴仁壽和井上伊之助這兩位醫師,同一年來台灣,他們離開熟悉舒適的環境,來到偏遠又貧困的陌生地。他們跟隨耶穌的腳蹤,服事有需要的人。試想,耶穌今天會出現在哪裡?祂會跟哪些人在一起?很可能,耶穌會在醫院探訪那些病人,安慰鼓勵他們;或去網咖和青少年搏感情,試圖融入他們;更可能去到菜市場、田裡、漁船上、建築工地……探訪,為這些勞動者加油打氣。

耶穌在哪裡?這是今日的教會需要反思的問題。雖然,我們不必都像宣教師一樣,去到遙遠的陌生之地宣教,但是我們都可以跟隨主的腳蹤,去接觸需要幫助的人,分享耶穌的愛與福音。


默想:

當耶穌要我為受苦的人付出時間和心力,犧牲自己的利益去服事他人,我願意嗎?

祈禱:

憐憫人的主,祢曾說,誰要事奉祢,就得跟從祢;祢在哪裡,服事祢的人也要在那裡。願祢引導我跟隨祢的腳蹤,服事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