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0402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回家吧!

參考經文:路加福音15章1~32節

同樣,我告訴你們,上帝的天使也要為了一個罪人的悔改而高興。(路加福音15章10節)

在台灣,許多節慶是親人團聚的重要時刻,例如即將到來的清明節,就是親人聚集追思故人的時刻。每逢過節聚集,家人總會一起吃飯。不過在這個團聚時刻若出現不速之客,例如曾經和家族起衝突或撕破臉的家人,他們的現身可能讓氣氛大受影響。路加福音15章提到,有一次,好些稅棍和壞人都來聽耶穌講道。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開始議論,因為對他們而言,這些人正是不速之客。然而,耶穌卻有截然不同的看見;這群人在耶穌眼中,就像迷失的羊、失掉的錢和離家的浪子。

羊一旦迷失,就會遠離可以得到保護、享有平安的地方和群體。對主人來說,這些迷失的羊是他所失去的一部分。正如婦人所失掉的一個銀幣,也是她原本財產的一部分。在法利賽人眼中,那些稅棍是不速之客;但對主耶穌而言,他們是主所失落的一部分,因此當他們悔改、回家,對主來說是無比的喜樂。

那麼,究竟是誰需要悔改、需要回家呢?在耶穌所說的最後一個比喻「仁慈父親的比喻」(和合本標題為「浪子的比喻」)中,提到有一個人有兩個兒子,有一天小兒子對父親說:「爸爸,請你現在就把我應得的產業分給我。」父親就把家業分給兩個兒子。之後,小兒子收拾一切所有的,往遠方去了。盧雲神父這樣說:「離家,是斷然棄絕了所出生成長的家,斬斷了所處社會看重、維繫的珍貴傳統。」

我們什麼時候會「離家」呢?盧雲神父說:「每次我對稱我為愛子的聲音失去信心,我就會離家。」人會想離家出走,往往是因為覺得自己在這家中是不重要的人。由此來看,在耶穌的比喻中,離家的不僅是小兒子,那個和父親一直在一起的大兒子也離家了。當大兒子看著父親熱切接待歸家的不孝子,心想:「我連羊肉爐都沒吃過,那個敗家子居然可以吃和牛全餐,太不公平了吧!」當大兒子懷疑起父親的愛,他同樣也是離家的浪子。

需要回家的不只是稅棍和壞人──那被視為敗家子的人,還有私下議論的法利賽人和經學教師──那些看不起敗家子,認為自己值得被更好對待的人。對天父上帝來說,這些都是祂所愛的孩子。天父正等候著浪子回家,並為此而歡喜,以超乎人想像的方式接待浪子。回家吧,讓我們以天父的心看彼此,與天父一同歡喜快樂。


默想:

在浪子的比喻中,我較像哪個角色?我如何看待父親的行動?

祈禱:

阿爸天父,謝謝祢毫無保留地愛我,尋找我、等候我。祈求聖靈帶領我回到天父的家,與天父一同喜樂。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