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0407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不要灰心,只要信心

參考經文:路加福音18章1~17節

可是,人子來臨的時候,祂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心嗎?(路加福音18章8節b)

耶穌在「寡婦和法官的比喻」中述及,一個不義的法官因為寡婦不斷地糾纏而為她辦案伸冤,那麼仁慈的天父豈不會為祂的子民伸冤嗎?比喻中的法官,本是個不敬畏神也不尊重人的法官,基本上,他與慈悲的上帝是完全不同的。耶穌正是要藉此強調,連一個不義的法官都會因寡婦糾纏的壓力而為她伸冤,何況是慈愛的父上帝!耶穌很清楚人性的軟弱,知道人很容易因祈禱未獲回應就失去信心,因此說了這個比喻,提醒人要常常禱告,不可灰心。

然而,這個比喻並不是到此結束。耶穌最後提出一個問題:「可是,人子來臨的時候,祂能在世上找到這樣的信心嗎?」(路加福音18章8節)這個問題把比喻的重點從法官轉移至寡婦,以及她所代表的上帝子民。表面上,這個比喻似乎在談禱告的問題;實際上,卻是把焦點轉向人等候耶穌再臨時應有的態度──要懇切和忠心地禱告。從耶穌最後提出的問題,讓這段經文和比喻的重點不再只是放在個人的禱告,更著重在上帝子民對末世的盼望及態度。

當人遇到困難的問題時,都會迫切地向天上的神祈禱,這點不必教,人自動就會做。然而,今天若所面對的是等候那看不見的「耶穌再臨」,又有多少人會持續禱告不放棄呢?人要相信看得見的東西很簡單,要相信看不見的事卻很困難,更何況能不斷秉持忠心和迫切的心。有一個工人,每天上工前都會去教堂禱告,儘管日復一日的祈禱都沒得到上帝的回應,他仍堅持每天都要這樣做。有一天,他因為受傷躺在醫院,心裡正難過沒辦法再去教堂禱告時,卻有一個人來看他。這人對他說:「孩子,今天換我來看你,換我來跟你說話了!」這故事讓我想起某次和媽媽的聊天,我問她:「媽,妳每天讀聖經,妳真的都看懂嗎?」媽媽回答:「雖然有的地方看不懂,不過我相信,我一直讀、一直讀,有一天上帝教導我,祂就會讓我明白了!」

信仰的追求就像是一場耐力賽,無法一下就看到成績,若想要得到好的結果,必須恆切尋求,並且抱著信心去期待。19世紀的佈道家司布真曾說過:「信徒啊,不要絕望!神賜憐憫的時候到了。你當用不移的信心呼求。再禱告一次吧,這一次你就會得到了。」不管是個人的禱告,或是對上帝國臨到的期待,耶穌教導我們:不要灰心,只要信心。


默想:

基督信仰的特別,在於非眼睛所見,而是要用信心去等候及追求。我是否持續堅定地追尋主呢?

祈禱:

主啊,幫助我用迫切的祈禱和信心過生活,使我能得到上帝親自的回應,並看到救恩的臨到。奉主的名求,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