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50505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苦難中依然存盼望

參考經文:詩篇77篇1~20節

上主啊,我要記住祢偉大的作為;我要回憶祢往日所成就的奇事。(詩篇77篇11節)

詩篇77篇被定位為團體吟唱的哀歌,描述南猶大國主前586年被巴比倫帝國消滅、人民被擄到巴比倫的景象。詩人在國家蒙受苦難時,追憶過去和上帝建立親密的關係,今昔對照,不禁唏噓。詩人以「難道」為發語詞,提出一連串問題,最大的質疑是:上帝的慈愛改變了嗎?但詩人沒有沉溺在無盡的憂傷中,回憶歷史經驗,他記起民族的形成和延續都在上帝的恩典下,因此說:「上主啊,我要記住祢偉大的作為;我要回憶祢往日所成就的奇事。我要沉思祢一切的工作;我要默想祢大能的作為。」(11~12節)

面對絲毫感受不到有緩解可能的苦難,面對國破家亡、群體被俘虜的困境,悲苦無以復加之際,詩人仍以回想過去上帝的拯救和應許來滿懷盼望。他告白上主是行神蹟的上帝,祂曾向列國彰顯大能,曾用大力救贖祂的子民,拯救了雅各和約瑟的後裔。今天,我們依循詩人的思考脈絡,不知我們是否感嘆,台灣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政治、經濟、科技發展各方面都有長足進步,社會自由民主、安和樂利,為何始終無法擺脫戰爭的陰霾?是否我們也曾苦思:到底要怎樣,才能免於戰爭的恐懼?

我們是否也曾如詩人一樣,在徹夜難眠之際尋求上帝?是否在苦難中感覺不到上帝的幫助,也無法得到安慰,因為等不到上帝的回應而沮喪?在期盼得到上帝回應我們的祈求之際,我們也可再次思考:雖然台灣過往的歷史充滿苦難,四百年來,這塊土地的人民受到不同國家、民族、政體的統治,但是在歷史更迭中,我們仍看到上帝的恩手一直眷顧著這地。

當巴比倫帝國的鐵蹄開始蹂躪南猶大國時,以色列的領導者、人民選擇與埃及軍事結盟,假先知發出「平安」的信息。今天,台灣人在面對中國文攻武嚇時,有人認為台灣有很強的經濟能力,足以抵擋中國的侵犯;有人認為美國會保護台灣,免受武力侵犯的威脅;有人認為台灣如果獨立加入聯合國,就不用再怕中國了。但真是如此嗎?基於對上帝的信仰,我們應該首先告白:真正可以幫助我們的是上帝,不是人。真正能成為我們生命的倚靠者,除了上帝以外,別無其他。回到上帝的面前尋求祂的保護,才是我們台灣這個國家最重要的出路。我們深切祈求上主親自救贖台灣,「像牧者一樣帶領祢的子民」。


默想:

上帝是歷史的主、是拯救者,人民在苦難中的呼求,祂必垂聽救助。

祈禱:

誠願上帝賜福台灣國境,願執政者遵行主命令,內政外交正義公平,使全民蒙恩代代昌盛。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