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191113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無法隔絕的愛

參考經文:羅馬書8章31~39節

在這一切事情上面,我們靠著愛我們的主已經獲得完全的勝利!(羅馬書8章37節)

保羅在羅馬書,從信心、盼望談起,繼而談到上帝的愛。上帝如此愛我們,甚至將獨生子耶穌基督給了我們,耶穌已經從死裡復活,如今在上帝的右邊替我們向上帝祈求,還有誰能控告我們呢?還有什麼能使我們與基督的愛隔絕呢?基督的愛如此浩大,那麼我們是否讓基督的愛內化,進而展現在外顯的言行呢?事實上,我們常沒有活出基督的愛,因為我們仍受外在的環境衝擊,讓我們原罪的本性一不小心就顯露出來。

公共電視製播的《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部社會寫實劇。故事描述一次無差別殺人事件的社會悲劇,造成加害人與被害人家庭及辯護律師之間的糾葛,彼此原本因為仇恨與愧疚而完全隔絕的關係,卻在命運安排下產生拉扯。劇中的新聞界女強人,在失去兒子後,用忙碌的工作與酒精來掩飾喪子之痛,外表堅強與內在軟弱的衝突,形成了極大張力。至於為殺人者辯護的律師,想盡辦法要進入加害者的內心世界,因他本身有著悲苦的童年,發憤圖強得以出人頭地,認為只要有一絲希望,死刑犯還是有改變命運的機會。另外,在殺人犯的家庭裡,當哥哥莽撞殺人後,全家也陷入困境。為躲避人群,父親關掉賴以維生的小吃店搬到偏遠鄉間,每天用酒精自我麻醉;妹妹自我放棄好一陣子,後來改名重返社會,努力成為新聞台助理編輯,而她的主管正是受害人的母親。從這部戲劇,我們看見,在迫害、仇恨、壓力、悲傷的苦痛中,有人選擇逃避不願面對,而內心受苦毒;有人則盡力要掙脫被惡捆綁的枷鎖,期待離開困境。

能放棄仇恨、勇敢面對錯誤,說出心裡的感謝,正是「愛」。愛存在人間,是維持人類生存的重要因素。但當我們身處複雜的社會,面對許多我們不能掌控的衝突和悲傷時,我們的愛還存在嗎?就像劇中因哥哥殺人而影響就業的妹妹問她的雇主:「妳相信像我這樣的人,還能在這裡工作嗎?」因弟弟是思覺失調而嘗盡人情冷暖的雇主說:「如果只相信那看見的,不叫相信,要相信那看不見的才是真正的相信。」勇敢去面對,上帝無法隔絕的愛就在裡面。


默想:

與其探討我如何得到上帝的愛,不如思考我如何付出愛給四周的人,上帝的愛必在其中顯明。

祈禱:

主上帝!我相信祢的靈就在我們當中,求祢幫助我不再只是當個軟弱的懇求者,而是成為一個在言行上能夠見證祢慈愛的使者,讓我周遭的人也能蒙受祢愛的恩澤。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