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
首頁 > 電子報 > 新眼光讀經 > 每日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

每日新眼光
每週新眼光
英文每週新眼光
少年新眼光
新眼光讀經簡介
新眼光讀經計劃
如何使用每日新眼光
如何使用每週新眼光
如何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
共同經課表及教會節期簡介
研讀聖經參考書籍
為新眼光奉獻代禱
APP下載
 
轉載聲明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新眼光首頁線上聖經閱讀訂報退報友善列印
20211201 日 發刊時間:每日發刊 單位: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
土地轉型正義

參考經文:以西結書45章1~25節

至高的上主這樣說:「以色列的君王啊,夠了!不要再專橫,欺壓人民;要伸張正義,主持公道。你們不可再強迫我的子民離開他們的土地。我──至高的上主這樣宣布了。」(以西結書45章9節)

以西結書45章提到關於歸給上帝的土地、君王的土地、君王應遵守的規則、節期等重點。上帝說,分配土地給各支族之後,要留一份獻給上帝,這個區域稱為聖區。這塊地的其中一半,要用來建造聖殿及給在聖殿供職的祭司使用;聖區的另外一半給利未人,是利未人的住宅區。以色列人則住在聖區的隔鄰之處。

上帝吩咐,除了在國境內規劃聖區和人民的住宅區之外,要劃分出土地給君王,東邊和西邊各一塊。分這些土地給君王,主要是讓君王不會再欺壓上帝的子民。上帝透過先知向君王說:「夠了!」呼籲君王不只要知足,更要伸張正義,主持公道。君王既然是上帝揀選的僕人,就要行公義,不可強迫上帝的子民離開他們的土地。從另個角度來看,不公義的君王才會迫使人民離鄉背井到外地尋找可安定生活之處。

曾任內政部營建署國家公園組技正、長期擔任國家公園計畫委員,現於文化大學景觀學系任教的郭瓊瑩教授,在〈「有土斯有財」背後的台灣土地轉型正義〉一文提到,自鄭荷、清領、日治時代乃至國民政府,一直以治理者之尊,把台灣當國際貿易平台或政治跳板。原來在這裡生活的原住民,多次被安頓到特區;而具生產優勢的西部平原土地,則一再被統治者收為公有。文中指出,日本治理台灣時,為了經濟自主、南進與貿易,更透過各種土地調查、林野調查及整理事業,逐一將土地劃為官有或給予日商企業。結果,大部分人原本生活的土地,最後都成了政府所有。郭教授指出,從殖民時代移轉到國民政府,對土地的認知並無太大差異。政府以土地改革政策實施耕者有其田,一方面打破日治時期大地主的權勢,另一方面讓資源重新分配。但如此分配,不僅削弱原本地主的利益,也累積民怨。這種不正義、不公平的土地資源再分配,只不過是另一種政治治理工具而已。

400年來,台灣的土地政策並無太大革新,人民土地被奪走的遺憾事實一再重演,該如何真正獲得轉型正義?當年,上帝透過先知以西結警告:「以色列的君王啊,夠了!不要再專橫,欺壓人民;要伸張正義,主持公道。你們不可再強迫我的子民離開他們的土地。」仍是今日值得省思的課題。


默想:

從過去到現在,我個人或家族在土地正義上是受害者或加害者?我可以做什麼來恢復公平正義呢?

祈禱:

上帝啊,讓我能彌補過去曾造成的創傷,更有勇氣改變會造成創傷的結構,讓正義得以實現。奉主名求,阿們。

 

 

Copyright © 2000 - www.pct.org.tw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ICPCT.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資訊中心 建置維護